當認真看完壹本名著後,想必妳壹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寫壹篇讀後感好好記錄壹下了。那麽妳真的懂得怎麽寫讀後感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奇想國的小豆豆》讀後感(通用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奇想國的小豆豆》讀後感1保持童心不泯,不僅會擁有更加有趣的人生,而且奇想國的大門也會為妳打開。
讀了《窗邊的小豆豆》後,我又壹口氣讀了《奇想國的小豆豆》。讀完之後,我卻陷入了深深地沈思。由故事中的小豆豆聯想到了現實生活中的“小豆豆們”,童心不泯,個性不滅。
雖然作為《窗邊的小豆豆》的姊妹篇,但那個巴學園裏的小豆豆,那個“桀驁不馴”的小豆豆,如今卻變得沈穩恬靜了。每壹個孩子終究會長大成人,終究會和過去的行為告別,這是必不可少的蛻變,但是為什麽會從心底裏浮現出壹種淡淡的憂傷呢?
長大後的小豆豆依然對世界充滿好奇:即使跌進河裏也不能阻止她看焰火,可以無數次帽子掉進廁所裏,因為渥美先生送了壹雙與眾不同的鞋子開心不已,因為難民營裏鋪的幾條毛毯感概萬分……
對家人、同事和朋友,小豆豆壹如既往地懂得感恩:對生活在戰亂和貧困中的孩子,她依然對人真誠,也會為他們盡可能多地帶去歡樂和希望。
巴金說過:“童心生活的回復,正是新時代的萌芽。”也許,永遠地保有壹顆純真的童心,這才是最寶貴的,也是壹筆無法估量價值的財富。但能保留和小豆豆壹樣善良純真的童心的孩子,能有幾個呢?隨著年齡的增長,學業的增加,泯滅了純真的童心,使以前燦爛美好的願望支離破碎,每個孩子都爭先恐後,而卻失去了幼年彌足珍貴的個性,變得千篇壹律,造成了童心之殤。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所特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那絢麗的泡泡,在陽光下五彩斑斕,但他們忘了,泡泡終久是會破滅的,過多的壓力會造成童年的夢魘,使那美好的童心千瘡百孔。
而我們,就只能盡力懷著壹顆誠摯的心,保有壹個“純潔的靈魂”,這樣就能叩響通往奇想國的大門,去重溫那些充滿了神奇的壹切。
擁有童心,擁有希望。保持童心不泯,擁有精彩人生。
《奇想國的小豆豆》讀後感2這是今年閱讀完成的第壹本書。這本書是2月18日晚飯前帶萌萌去曉風書屋時偶然看到的,本想到當當買(平時基本都在當當買),可是去年讀了《窗邊的小豆豆》,很是喜歡,這本是其姐妹篇,於是立即就買下了。非常想壹口氣讀完,無奈又要上班又要陪娃,只能見縫插針地看,2月21日晚終於看完了第壹遍。
從《窗邊的小豆豆》到《奇想國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徹子始終保持著孩子壹樣純真的心靈。1984年,聯合國的官員在讀完英文版的《窗邊的小豆豆》後,認為“這個人這麽了解孩子的心理,再也沒有比她更合適的人選了”,因而任命她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繼著名國際影星奧黛莉·赫本之後第7位、亞洲歷史上第壹位親善大使。誰能保持童心不泯,誰就會擁有精彩的人生!
去年看的《窗邊的小豆豆》中主人公即黑柳女士,因為上課時老是把文具盒、課桌蓋弄響,上課時走到窗邊和街頭藝人打招呼,影響課堂紀律被退學。後來,來到了巴學園。與校長第壹次見面,校長就興致勃勃地聽她講了四個多小時的話,小豆豆感受到了無比地尊重,當即喜歡上這所學校。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寓教於生活。設置符合患小兒麻痹癥的泰明適合的運動,讓他體會到贏得冠軍的快樂等等。
校長小林先生真的是壹位偉大的教育家,充分地尊重學生,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鼓勵和培養孩子們探索、選擇精神和自信心。我從心底裏尊敬這位小林校長。
同時,對於萌萌的教育我也可以借鑒很多,充分尊重她,挖掘她的特長,培養她的自信,鼓勵她探索未知,寓教於樂,努力學習做到優質陪成長,使她成為明媚、幸福的女子!
長大後,黑柳女士依舊保持著童真,電車上往鼻孔塞1日元硬幣印象深刻(我百度了壹下,1日元和我們5角硬幣大小厚度差不多,但是重量輕很多)。她只是好奇她的同事是怎麽做到的,她看到四下無人,便突發奇想,自己也想嘗試壹下,書中詳細描述了過程,讀著好有趣。身為公眾人物在公眾場合做這樣的事,真的很少會有人做吧,她卻做了,並且寫到了書上,我竟然沒有覺得不雅而是可愛。
黑柳女士對待生活充滿好奇,對什麽事都是興致勃勃,熱愛生活,珍愛生命。書中描述的多年來壹直寫錯自己的中文名字也印象深刻,在我們看來真的是糗事,不宜聲張,她卻大大方方說出來,並且描述了來龍去脈、壹清二楚,知道寫錯後大吃壹驚,於是還專門跑去問媽媽,問別人,這其中也體現了她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性格。
書中還描述了索馬裏、非洲飽受戰爭之苦的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孩子們,瘦骨嶙峋、居無定所、食不果腹。其中講到,必須體重低於標準的70%以下才夠格領取救濟,因為健康失衡的難民實在太多了,才設置了這個標準,可見但是小孩子又多瘦、有多苦,他們卻還毫無怨言地跟在父母身後。可是,如果是孤兒呢,那境遇真的太悲慘了。此外,竟然還有“割禮”這樣殘忍血腥的舊俗,那真是比中國的裹小腳還要殘忍。
生活在和平的當代中國,我們總會誤以為戰爭已經遠去但事實上,《辛德勒的名單》講述的事,每天都在發生當西亞、中東、非洲等地數以萬計的生命慘遭屠殺時,我們其中大多數人會輕嘆壹句“太可怕了”,然後從新聞頻道換臺,繼續享用啤酒和炸雞只有極少數勇者,他們會去感受生命、拯救生命,將自身生命的價值最大化。我自己也是如此,只覺得他們實在太可憐了,可是沒有任何行動。但是我想,按照吸引力法則,我現在埋下壹顆種子,也許某壹天我也可以做點什麽。
《奇想國的小豆豆》讀後感3《奇想國的小豆豆》是壹本構思巧妙的書,這本書通過簡潔明了的文字,講述了小豆豆長大後的故事。 其實,小豆豆就是這本書的作者——黑柳徹子,她是通過壹個小女孩的角度,來描述自己的故事。另外,黑柳徹子還創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例如:《窗邊的小豆豆》、《小豆豆與我》、《丟三落四的小豆豆》、《小豆豆頻道》、《小豆豆丟失的記憶》、《熊貓博士小豆豆》等等。 長大後的小豆豆,仍然童心未泯,她依然對世界充滿了好奇。為了看焰火,她不知多少次跌進河裏。
在她眼裏,圓滾滾的足球就是熊貓玩偶。但走得越遠,她的疑問就越多:擁有那麽多鉆石的國家為何是最貧困的國度?阿富汗的天空為何沒有風箏飛舞?索馬裏的街上為何聽不見孩子的笑聲? 小豆豆長大後學業有成,成了壹位著名的女演員,她還去了阿富汗旅遊,可是,那時正是阿富汗戰火紛飛的年代,有的兒童瘦骨如柴,有的人失去了親人,還有的人的家被海嘯沖毀了,……讀到這裏,我的心裏壹陣痛楚,我完全意想不到,在這個和平的年代,有的國家竟然還是滿目瘡痍,並死去了那麽多無辜的人。
雖然小豆豆小時候非常頑皮,上學的時候還退過學,但她有壹顆善良的心。當她在巴學園裏遇見泰明的時候,就和他成了好朋友。泰明因為得過小兒麻痹癥,經常被同學嘲笑,但小豆豆卻壹點兒也不在乎。
可惜的是,泰明去世了。直到長大,小豆豆還在惦記他。如果他知道小豆豆成了女演員,壹定會非常開心的。我從這裏體會到了友誼的珍貴,以及小豆豆的這份同情心。 小豆豆對家人,她感恩和珍惜;對朋友,她真誠而溫暖;見到那些生活在戰爭和貧困中的孩子,她會帶去歡樂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