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紈”的意思是:本是春秋齊地出產的壹種白細絹,後因以指代團扇。
出自近代詞人王國維創作的詞作《蝶戀花·莫鬥嬋娟弓樣月》。
全詩如下:
莫鬥嬋娟弓樣月,只坐蛾眉,消得千謠諑。
臂上宮砂那不滅,古來積毀能銷骨。
手把齊紈相訣絕,懶祝西風,再使人間熱。
鏡裏朱顏猶未歇,不辭自媚朝和夕。
譯文如下:
不需要攀比眉毛的式樣,免得惹來謠言嫉妒。
女子手臂上宮砂怎麽會不消失,流言飛語自古以來都是很厲害的呀。
手裏拿著團扇,我和他的恩情已經斷絕了。
我也心灰意冷,不打算重新修好。
我鏡中的容顏依舊美好,每天不分早晚地自娛自樂、尋找樂趣。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1905年,羅振玉在蘇州建房,被人誣其占用校地,羅憤而辭職。王國維當時跟隨羅振玉在同壹學堂任教,不平而鳴,遂作此詞,蓋借遭謗失寵卻不屈決裂的女子,表達了詞人不願流俗的激憤心情。
作品賞析
這首詞,詞情甚為淒苦,而情緒卻較飽滿,雖然充滿壓抑感,但人物的鬥誌仍然昂揚。上下兩片,前寫積毀之重,內心之悲憤,後寫對待“積毀”的堅決態度,傲然獨立,決不低眉事人,壹氣呵成,人物形象鮮明。寫美人的遭誹謗,美女的“自媚”中,也許有詩人自己生活經歷中的影子。
百度百科——蝶戀花·莫鬥嬋娟弓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