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中國什麽時候開始有動車的

中國什麽時候開始有動車的

建國前

雲南滇越鐵路上曾經有過壹列公務動車組“米西林”,是由法國制造的載客內燃動車組,1914年起投入使用,分為動車和附屬行李車。它與別的機車最大的不同點是:車輪不是鋼輪,而是膠輪!它采用的是法國米西林(現也譯作"米其林")橡膠廠生產的膠輪,所以世人遂以米西林稱之。它最大的特點當然是:快!即使在曲線半徑為300米的彎道上,它的速度也可達到每小時100公裏!要知道,時至今日,在雲南高原的土地上也沒有任何壹趟列車的時速能達到100公裏,包括昆明鐵路局最新購置的"石林號"子彈頭電動車組。而在滇越鐵路上,現在的列車運行速度最快時也達不到50公裏。因此,不能不說米西林機車創造的速度是個奇跡。?

曾經很長壹段時間,奔馳在滇越鐵路上的米西林機車成了滇南老百姓"快"的代名詞,當提起什麽東西快時,就會說:有多快?再快能快得過米西林嗎?鐵路沿線的老職工至今壹提到米西林,也是贊不絕口:啊呀,那米西林的速度太快了,才聽見遠處火車叫,壹擡頭它就"嗖"地從身邊飛過去了!

米西林機車屬於"貴族列車",車上除軟席座位外,西餐廳、酒吧、廚房、洗臉間、衛生間等服務配套設備也應有盡有,列車服務員據說也是法國美女。民國24年(1935年),蔣介石倡修滇緬鐵路,曾準備到滇越鐵路視察,後因事未能成行,只有夫人宋美齡去了壹趟開遠,乘坐的就是米西林機車。機車的舒適程度和快捷如風的速度,讓宋美齡大為驚嘆,她萬萬沒有想到,在雲南的大山峽谷中,竟然還有那麽壹趟優異的列車。

在開遠機務段宜良折返段的機庫裏,米西林機車,昔日的光環與榮耀,已被歲月洗盡,現在,它就如壹個退出影壇多年的明星,衰老地躲藏在房間裏,鉛華盡褪,只能靠回憶想象著往日的榮光。機車只剩下了壹個空殼,裏面的裝飾已蕩然無存,已看不出哪是酒吧,哪是餐廳,12個呈V型排列車的汽缸也裸露在外,據說當時機車燃燒的是昂貴的航空汽油。機車頭部的"紅旗"兩字倒是清晰可辯,那是文革時的更名,但老百姓仍習慣稱之為"米西林"。解放後,米西林仍使用多年,直到八十年代因零配件不易購置而失修。鐵路老工人介紹說,該機車曾有壹段時間用來給沿線職工發工資,早上從昆明出發,下午就能到達河口,465公裏的距離,只需壹個白天,而且站站要停,速度有多快?而現在從昆明到河口,即使中間停站最少、運行速度最快的國際聯運列車,也得16個小時,第二天才能到達。

米西林在雲南創造了壹個百年來竟無法打破的速度紀錄,許多人都說奧秘在輪胎上。仔細查看車輪上的橡膠輪胎。出乎意料的是,經過這麽年的磨損,輪胎沒有壹點龜裂、膠粘的痕跡,光潔如新,輪面紋路清晰,輪胎上的"Michelin"字母也很清楚。歷經百年滄桑而外貌猶新,讓人不得不感佩法國人高超的工業技術水平。

這車現在存於雲南滇越鐵路博物館?

如果是新中國的話

1956年(還是1958年)就有了,只不過很多人不知道

那年天津生產過“東風號”摩托化動車組,3輛編組,全部是雙層客車。記得總***有8列。專門跑京津間的快速列車

後來據說1967年以後就全部報廢,之後連殘骸都沒剩下的

這是壹種罕見的車,甚至很多鐵路迷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