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人設|擊破標簽,人生更美好

人設|擊破標簽,人生更美好

01

圓桌派第壹期,蔣方舟、馬未都、馬家輝、竇文濤四人圍繞“粉絲時代,人設屬於誰”展開了討論。

關於人設,最早興起於日本的漫畫,是壹種對人物的形象設計。對於明星來說,人設是經紀公司為了包裝他們賦予其人物角色定位。

比如說靳東是“老幹部”人設,迪麗熱巴是“吃貨”人設。觀眾喜歡什麽樣的角色,他們就打造什麽樣的人設,人設變成了與商業雜糅在壹起的壹場***謀,人設成了壹種與金錢置換的籌碼。

於是,他們戲裏戲外演壹個人,壹方面粉絲喜歡,另壹方面壹系列的廣告、片酬源源不斷,人設經營帶來會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

近幾年,我們經常會聽到某個明星人設崩塌的新聞。黃海波原來是“好男人”人設,因為嫖娼被行政拘留六個月。吳秀波因為出軌事件,溫文爾雅的大叔形象也崩塌了。

人設的崩塌意味著演藝圈原本的光明大道就此付諸東流,其實人生沒有那麽多的設限,人設崩塌了妳還可以擁有人生。

02

青年作家李尚龍的《人設》通過小說的形式,以三個演員的典型故事把娛樂圈裏人設、人生那些事娓娓道來,使壹個個人物豐滿生動,躍然紙上。

尚鑫,壹個喜劇演員的人設,生前娛樂了眾人壹輩子。他成名前沒人在意他,成名後,別人因為名氣而關註他。他本不想出名,過小人物的平凡日子,最後卻在情感和事業的雙重壓力下,抑郁自殺。

王子齊,壹個好男人的人設,和妻子已經分居,婚姻名存實亡。他為了所謂的利益關系說著違心的話,最終的他無意間人設崩塌,卻擁有了人生。他做了父親,演繹了他壹直夢寐以求的殺手角色。

白雯,壹個清純可愛的人設,曾經為了在娛樂圈大紅迷失了自我,尚鑫的死、與作家張弛戀情的暴露使她重新審視自我。她放棄了演員的人設,去雲南當了餐廳老板。

三個人的結局,不同的人生。尚鑫放棄了找回自己,在海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利欲熏心的白雯急流勇退,回歸平凡生活。王子齊拋棄了虛假的演員角色,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03

人設,不是明星的專有名詞,我們每個普通人都有人設。

在單位妳是員工,回家後妳變成了丈夫、父親,妳是任何人,唯獨不是妳自己。

現在的我們,習慣了給自己設立標簽。與其說給自己的定位,不如說是苦心經營在別人眼中的人設。

不少人習慣了在朋友圈對好友進行功能分組,向不同的人展示自己別樣的生活。她們向同學曬著美食、旅遊的美照,事實上是壹種暗自攀比的心態在作祟。即便她入不敷出,各種房貸、網貸,依然向大家展示她光鮮靚麗的角色。在領導、同事圈裏,拍張熬夜、努力工作的圖片,假裝自己很忙、很賣力。

我們習慣了做“裝在套子裏”的人,不知道哪壹面是我們真實的壹面,說著違心的話,用所謂整個社會認同的價值感吞噬著自己,在欲望中迷失了自我。

《歡樂頌》裏的樊勝美,她的努力都用在了保養皮囊上,穿著所謂的“名牌”,靠精致的妝容混跡於各種Party。她把自己不堪的壹面拼命地隱藏起來,她不閱讀不上進,靠著吃老本在職場中混著。為了維護其在老同學面前的形象,把安迪的公寓說成自己買的房子。最後被真相拆穿後,是何其地尷尬。

04

虛假的人設遲早有壹天會被揭穿,帶著面具生活,終究很累。我們要做的就是不給人生設限,用擊破虛假人設、固有標簽的方式,來打造屬於我們的人物弧光。

《人設》的作者李尚龍,也是壹個典型的斜杠青年。他從讀軍校,到新東方英語教師,再到當導演,寫作,他沒有給自己貼上固定的標簽,他靠打破人設擁有了更為寬廣的人生。

為什麽我們都喜歡看《跨界歌王》?因為他們突破了固有的演員角色,賦予我們壹個別樣的人設,給人壹種耳目壹新、腦洞大開的感覺。比如王凱,憑借《瑯琊榜》中靖王的角色深受觀眾喜愛,他在《跨界歌王》中打破人生的舒適區,挑戰自我,壹人千面,完美演繹各種風格,不少人稱他為被演戲耽誤的歌手。

對於我們也是壹樣。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多面性,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更好地生存。作家 晏淩羊說過:人生唯壹不變的,便是變化。這世上也根本沒有“穩定”這回事,有的只是偶爾的、動態的平衡。

05

許多的時候我們被別人設定為某種標簽,卻怕改變,小心翼翼地維護著原有的角色。其實我們不是明星,只是普通人。我們不是完美的人設代表,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去改變自己。

那麽如何打破人設,擊碎標簽呢?

這裏有三步曲。

第壹步,找到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標簽。

每個人在朋友、在家人、在職場中都有不同的人設。比如說,妳很內向呆板,在家很大男子主義。

第二步,找到妳自己需要明確的標簽方向。

最有效的方向是建立對立的另壹個標簽。比如內向呆板的對立面是外向幽默。這裏,並不是說對立面是唯壹設立的方向,如果妳想作出改變,希望自己成為哪種標簽,涉足某種領域,這些都可以作為新的方向。

第三步,做出行動,打破標簽。

如果妳很內向自卑,那妳就越要通過公開場合表現自己的專業能力。

試想,妳是壹個自帶頭銜的職場精英,妳出色的演講大家會覺得理所當然。但如果妳是壹個平時柔弱不起眼的員工,妳通過公開場合的練習讓自己變得優秀強大。大家會給予妳更多的贊許和掌聲,因為妳的事跡更有感染力。別人從普通的妳身上看到了逆襲,他們也希望以此為榜樣來改變自我,不是嗎?

《我不是藥王》中徐崢扮演的程勇壹角色何以深入人心?那是因為他原本是藥販子的標簽,靠麥印度神油生存。後來的他為了救人,用成本價,甚至是賠錢,把藥送給別人。他從壹名唯利是圖的商人變成壹名履約社會責任的慈善家。其角色反轉後釋放的光芒贏得了觀眾的喜愛。試想,如果他壹開始就是有億萬家產的慈善家,也不會人物形象這麽飽滿吧。

所以,越是普通人,越有逆襲和改變的機會。正是因為現在足夠的不好,妳才有機會變得更好。打破人心的力量,就在於擊破標簽,重塑自我。願妳我都能打破固有人設、摒棄虛假人設,擁有更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