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曲裾?
曲裾實際是深衣的壹種。深衣根據衣裾是否繞襟而分為直裾與曲裾。屬曲裾的深衣則後片衣襟加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形,經過背後再繞至身前,然後在腰部用大帶約束,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這可能就是古籍資料提到的“續衽鉤邊”。“衽”是衣襟。“續衽”就是將衣襟接長。“鉤邊”應該是形容繞襟的樣式。 曲裾出現,與漢族衣冠最初沒有連襠的罩褲有關,下擺有了這樣幾重保護就顯得較為莊重合禮了。因此,曲裾深衣在未發明袴的先秦至漢代較為流行。 開始男女均可穿著。男子曲裾的下擺比較寬大,以便於行走;而女子的則稍顯緊窄。從出土的戰國、漢代壁畫和俑人來看,很多女子曲裾下擺都呈現出“喇叭花”的樣式。 慢慢地,男子曲裾越來越少,曲裾作為女子衣裝保留的時間相對長壹些。直到漢末至魏晉時期,女子深衣也慢慢消退了,襦裙時興起來之後,曲裾深衣自然便幾乎銷聲匿跡。 在後來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大行其道的女服則是襦裙。曲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