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億房隨便寫 寫吧去過國內其他城市
我可以說武漢是個相當有特色的地方
就是他的縣城感覺
我在本地生本地長
對武漢也是相當了解
很多人說武漢是縣城,我壹直覺得是對的。1 城市建設這根本不用說,到處是城中村,到處是破破爛爛的地方
地上滿是垃圾
店面都是什麽湖南米粉 東北餃子,蘭州拉面這樣的2個桌子壹擺就做生意的那種
呵呵,如果說這都不像縣城,哪裏還是縣城2 交通搶道,行車難,那是肯定的
然後就是摩托和機動車 壹起,
豪無次序的感覺
縣城就是這樣。3 人文素質滿街都是沒事幹的人,什麽孝感麻城的水工電工擺個牌子那種
當然,武漢本地人也討厭這樣的,
但這樣的人越多,越縣城的感覺再然後就是武漢土著,沒有素質,說話跟打機關槍壹樣
要面子什麽
壹般縣城就是強調碼頭文化。4 窗口行業公交司機,的士司機那不用多說,簡直是武漢的壹絕
桶老子罵娘的,簡直是敗壞武漢形象。
政府公務員辦事,那更是要看臉色
壹般越發達的地方越強調平等文化
越是窮越是縣城的地方越是要強調嘴巴上搞2句輸贏。5 政府運作越發達的地方越是強調實效
日本大阪市長因為解決交通不利,上任壹年就被撤職
越窮越縣城的地方越是強調當官的壹言堂(壹把手說了算)
在這樣的運作下
武漢市長阮成發非常高調的說要把武漢打造成新加坡壹樣的花園城市
這也正常,反正就是忽悠,辦不到也沒有人說,
再然後展覽館炸了
洪山廣場才建沒幾年就完蛋了
規劃這改那改
如果有政府引進績效制,壹把手不知道被撤多少
不要緊,反正縣城衙門裏拍好上級的馬屁就可以保烏紗帽6 商業要想開拓業務?呵呵,算了吧,什麽東西都是關系先行
事情做的再好,不如張局王局打個招呼寫個條子
外資到武漢也是壹路路的土皇帝的關卡
典型的縣城土皇帝運作而且整個企業運作壹直都是在扶持國企,那麽點扶持資金,全被國企的關系搞去
江浙的發達就是靠激活民營
扶持資金大部分都是在扶持民營
結果武漢這樣的縣城都是因為關系這2個字搞去
發達地方就是強調純凈的市場自由競爭但縣城就是強調土皇帝。7 找工作還停留在縣城階段,以進國企為榮,找關系拖人情,要進國企單位
結果造成整個臃腫化和後退化
長此以往,哎。還有許多許多,懶得寫了,準備做飯去了
所以別人說武漢是縣城
我作為本地人,壓根就沒有任何感覺
說的是對的啊,沒有錯。人是可以窮,但誌不能夠窮
壹切靠改變
發展才是硬道理(個人點評:作者所述的現象有幾個是武漢特有的,也有幾個是中國普遍存在的問題,武漢這個“大縣城”的稱號是前朝宰相禦賜的所以就格外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