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嶽分別是黃山、廬山、雁蕩山、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恒山。
1、黃山
黃山,古稱黟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境內,地處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北部,地跨歙縣、休寧縣、黟縣和黃山區、徽州區,東起黃獅嶺,西至小嶺腳,北始二龍橋,南達湯口鎮,山境南北長約40千米,東西寬約30千米,總占地面積約1200平方千米。
2、廬山
廬山,又名匡山、匡廬,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東偎婺源鄱陽湖,南靠南昌滕王閣,西鄰京九鐵路,北枕滔滔長江,聳峙於長江中下遊平原與鄱陽湖畔,長約25千米,寬約10千米,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
3、雁蕩山
雁蕩山,簡稱雁山、雁巖,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東南第壹山之譽,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雁蕩鎮雁山路88號。雁蕩山分為南雁蕩山和北雁蕩山,甌江斷裂以北稱為北雁蕩,以南稱為南雁蕩。主峰為百崗尖,海拔1057米,總面積450平方千米。
4、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嶽,為五嶽之壹,有五嶽之首、天下第壹山之稱。位於山東省中部,隸屬於泰安市,綿亙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萬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7米。
5、華山
華山,古稱西嶽,雅稱太華山,為五嶽之壹,位於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省會西安以東120千米處。南接秦嶺山脈,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壹山的說法。
6、衡山
衡山,又名南嶽、壽嶽、南山,主體部分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衡山縣和衡陽縣東部。據戰國時期《甘石星經》記載,因其位於星座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變應璣衡,銓德鈞物,猶如衡器,可稱天地,故名衡山。
7、嵩山
嵩山,五嶽之中嶽,秦嶺山系東延的余脈,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西起洛陽龍門東側,向東逐漸轉向東北壹直延伸到新密以北,東西綿亙近百千米,南北寬約20千米。
8、恒山
恒山,含狹義和廣義兩個概念。狹義的恒山,即所謂北嶽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稱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嶽等,明末清初被確定為五嶽之北嶽恒山。位於山西省渾源縣城南10公裏處,主峰天峰嶺海拔2016.8米,號稱人天北柱、絕塞名山。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