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山(安徽省)
黃山,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十大名勝古跡之壹,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景區由市直轄),是安徽旅遊的標誌。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巖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後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時,曾對黃山的秀麗這樣贊嘆:“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後被當地人引申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著名的迎客松是安徽省的標誌,也是中國對外的符號,黃山享譽有:松樹之都“之美譽。
2、廬山(江西省)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塊段山,長約25公裏,寬約10公裏,綿延的90余座山峰,猶如九疊屏風,屏蔽著江西的北大門,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與雞公山、北戴河、莫幹山並稱四大避暑勝地。廬山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3、華山(陜西省)
華山(MountHua)古稱“西嶽”,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壹。華山位於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西安市以東120公裏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著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
華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現存(截至2013年)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龍廟、東道院、鎮嶽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4、梅裏雪山(雲南省)
梅裏雪山,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西邊約20km的橫斷山脈中段怒江與瀾滄江之間,平均海拔在6000m以上,稱為“太子十三峰”,主峰海拔高達6740m,是雲南的第壹高峰。
5、泰山(山東省)
泰山(MountTai),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天下第壹山”的之稱。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在漢族傳統文化中,泰山壹直有“五嶽獨尊”的美譽。自秦始皇封禪泰山後,歷朝歷代帝王不斷在泰山封禪和祭祀,並且在泰山上下建廟塑神,刻石題字。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對泰山仰慕備至,紛紛前來遊歷,作詩記文。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余處古建築群,2200余處碑碣石刻。
6、武夷山(福建省)
武夷山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郊,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裏,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武夷山通常指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15千米的小武夷山,稱福建第壹名山,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壹。
7、玉龍雪山(雲南省)
玉龍雪山位於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境內,麗江市區北面15公裏外,玉龍雪山海拔5596米,是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雲南省級自然保護區。是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南北長35公裏,東西寬13公裏,面積960Km2,高山雪域風景位於海拔4000米以上,以險、奇、美、秀著稱於世,隨著時令和陰晴的變化,有時雲蒸霞蔚、玉龍時隱時現;有時碧空如水,群峰晶瑩耀眼;有時雲帶束腰,雲中雪峰皎潔,雲下崗巒碧翠;有時霞光輝映,雪峰如披紅紗,嬌艷無比。整個玉龍雪山集亞熱帶、溫帶及寒帶的各種自然景觀於壹身,構成獨特的“陽春白雪”主體景觀。雨雪新晴之後,雪格外的白,松格外的綠,掩映生態,移步換形,很像是白雪和綠松在捉迷藏,蔚為奇觀。
8、四姑娘山(四川省)
四姑娘山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與汶川縣交界處,地處邛崍山脈中段,毗鄰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先後於1994年、1996年被國務院批準建立“四姑娘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小金四姑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山脈由四座連綿不斷的山峰組成,它們從北到南,在3~5公裏範圍內壹字排開,其海拔高度分別為6250M、5355M、5279M、5038M。四座山峰長年冰雪覆蓋,猶如頭披白紗,姿容俊俏的四位少女,依次屹立在長坪溝和海子溝兩道銀河之上,其中最高最美的雪峰就是幺妹“四姑娘”。群峰巍峨,風光旖旎,是登山、旅遊的好去處。
9、恒山(山西省)
恒山,中國地名。作為大山,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城南10公裏處,距大同市市區62公裏。該山為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人稱北嶽,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嶽、紫嶽”,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為中國地理標誌,揚名海外。
10、稻城三神山(四川省)
稻城三神山藏語念為“貢嘎日松貢布”(藏語意為“終年積雪不化的三座護法神山聖地”),整座山方圓千余平方公裏,主體部分是三座完全隔開,但相距不遠,呈“品”字形排列的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