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王守義十三香”是什麽?

“王守義十三香”是什麽?

十三香是指13種各具特色香味的中草藥物,包括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木香、白芷、三奈、良姜、幹姜。

十三香的配比:

花椒、大料各5份,肉桂、三奈、陳皮、良姜、白芷各2份,其余各1份,然後把它們合在壹起,就是十三香”。分開使用也可,如茴香氣味濃烈,用於制作素菜及豆制品最好。

做牛、羊肉用白芷,可去除膻氣增加鮮味,使肉質細嫩;熏肉、煮腸用肉桂,可使肉、腸香味濃郁,久食不膩;汆湯用陳皮和木香,可使氣味淡雅而清香;做魚用三奈和生姜,即能解除魚腥,又可使魚酥嫩相宜,香氣橫溢;熏制雞、鴨、鵝肉,用肉蔻和丁香,可使熏味獨特,嚼時鮮香盈口,滿室芬芳。

擴展資料:

制作時註意:

1、制作時原料必須充分曬幹或烘幹,粉碎過篩,而且越細越好。每種原料應該單獨粉碎,分別存放,最好將其裝在無毒無異味的食用塑料袋內,以防香料“回潮”或走味兒。

2、使用時並非用量越多越好,壹定要適量,因為桂皮、丁香、、生姜以及胡椒等料,它們雖然屬於天然調味品,但如果用量過度,同樣具有壹定的副作用乃至毒性和誘變性,所以使用時應以“寧少勿多”為宜。

3、“王守義十三香”沿襲北宋興隆堂獨特的原料配方,依照中醫理論和用藥要求嚴格配方,根據食療原料的性能,精心炮制而成,使烹飪的食物色、香、味俱全。

興隆堂歷史悠久,始創於北宋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專營草藥、香料,其創始人原為官宦之家,善烹飪,後辭官在開封開藥鋪,取名“興隆堂”。公元壹千壹百零壹年興隆堂推出壹種秘制調料,因其性能獨特而名揚東京,被收入禦膳,供宮廷享用。

駐馬店市王守義十三香調味品集團有限公司始終把調味品行業的現有優勢與現代化生產相結合,重視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的應用,公司高層領導高瞻遠矚,努力打造食品安全工程,以處處為消費者負責,讓顧客“吃的放心、吃的營養、吃的健康”為宗旨,公司於2008年年初開始,進行了深入的可行性研究分析,經過反復論證,最終確定投入數千萬元。

對工藝難度較大的原材料加工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研發出國內第壹條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封閉式粉狀調味品加工生產線;同年年底又斥巨資完成了十三香全自動包裝生產線的技術改造,使十三香調味品的生產完全實現了自動化。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王守義十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