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向背指人民大眾的擁護或反對。
壹、拼音
人心向背的拼音是rén xīn xiàng bèi。
二、近義詞
1、得道多助:指符合道義者則能得到多數人的幫助。
2、人心所向:民眾的思想歸向。
三、反義詞
1、失道寡助:違背了道義的人就必然陷於孤立無援。
2、眾望所歸:指在群眾中威望很高,得到群眾的信任。
四、出處
1、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四:“顧自古國家未有不以勤而興以怠而衰者,天命去留,人心向背,皆決於是。”
2、清·王夫之《讀通鑒論·東晉元帝壹》:“即此而人心向背之幾可知矣。”
3、現代·陳毅《棗園曲》詞:“深知人心有向背,敢後發制人殲強虜。”
人心向背造句:
1、民不容貪,黨不容腐;人心向背,決定存亡。
2、人心向背是戰爭勝敗的決定因素。
3、戰爭成敗的關鍵在於人心向背。
4、革命事業的成敗決定於人心向背。
5、國家的盛衰,在於人心向背。
6、這種人心向背的變化不是在冷靜的學術性氣氛中,而是在十分激情高昂的情況下發生的。
7、壹個政黨的前途命運,最終取決於人心向背。
8、人心向背是這個計劃能不能實現的關鍵。
9、民生問題關乎人心向背,任何壹個執政黨要想鞏固執政地位,都必須把解決民生問題放在重要位置。
10、民生問題關系群眾冷暖,關乎人心向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