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二人轉的表演手段有哪些?

二人轉的表演手段有哪些?

二人轉的兩個演員,稱為“壹副架”;男角下裝、醜角,女角稱上裝、旦角、包頭;二人轉的表演是靠扮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做到“裝龍像龍,裝虎像虎”,是壹種神似”的模擬與表演。“舞”為舞蹈。二人轉是載歌載舞的講唱故事,基本舞蹈動作來源於東北秧歌中的各式舞蹈,“絕”為“絕活”。是類似雜技表演藝術中的獨特技能。如各式“拋絹”、“轉扇”、“竹板花”等等的高難動作。總之,二人轉是壹門具有獨特性質的綜合表演藝術,是東北地區特有的壹種民間藝術形式。它是東北大地上的臘梅花,可東北人民群眾同呼吸、***命運,與東北人民有著魚水相依的切親情,正如藝人們說的:“不隔語,不隔音,更不隔心。二人轉是“彩扮的壹男壹女兩個演員,又唱又說又扮又舞,跳進跳出地表演壹個敘事兼代言的詩體故事”。因此,二人轉應該歸屬於曲藝藝術中的“走唱類”。

載歌載舞、說唱結合是它的突出藝術特色,同時還具有生活氣息濃烈、滑稽俏皮的藝術品格。可以說,它是東北民間文學、音樂、舞蹈、表演及語言的壹座寶庫。是東北人民生活、性格的剪影和智慧創造力的結晶。二人轉的表演形式為壹樹多枝,分為單、雙、群、戲四種。單:稱單出頭,由壹個人表演,如《洪月娥做夢》、《王二姐思夫》、《丁郎尋父》等等;雙:稱.二人轉,是二人轉的母體形式。由兩個演員用“分包趕角”、“進出變換”的方式描繪情景、刻劃人物、載歌載舞、說說唱唱地表演壹個完整的故事。如《西廂》、《藍橋》、《雙鎖山》、《楊八姐遊春》等等;群:為多人表演的群唱、群舞、坐唱等,如坐唱《處處有親人》;戲:稱拉場戲,是在兩個人表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有生、旦、醜等角色分工的代言體小戲。如《包公賠情》、《.壹大媽探病》、《摔三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