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書畫家王鐸的生平簡介 王鐸的軼事典故

書畫家王鐸的生平簡介 王鐸的軼事典故

“十樵”、“嵩樵”、“癡庵”、“癡仙道人”、“煙潭漁叟”這些名號均來自同壹個人王鐸,連任明清兩朝的大臣,同時也是壹名傑出的書畫家,卻逢亂世,仕途坎坷,本文將介紹王鐸的生平以及他的軼事典故。

書畫家王鐸的生平簡介

王鐸,明末清初貳臣,傑出的書法家,孟津人,年少時家境十分貧窮,壹天喝不上兩頓粥。

明朝後,王鐸被任命為禮部尚書、弘文院學士,以及皇太子的少保。

1652年王鐸在故鄉孟津病逝,享年61歲,葬在河南洛河邊上,死後謚號為文安。

王鐸的軼事典故

王鐸早年中進士入翰林院庶常,任江南主考官時年僅22歲,江南人民迎接他時,只見其轎子前立有兩面大旗,分別寫著“十載寒窗讀書苦”與“奉母命不出難題”。群眾圍觀望向轎內只看到壹位年少書生,絲毫沒有德高望重的博識之相,便紛紛議論不過是個官家子弟憑父主考,何有學識可言。美其名曰“不出難題”,實為“出不了難題”罷了。轎子中的王鐸聽得壹清二楚,果然不出所料,王鐸出的第壹場考題就是:“子曰學而時習之。”眾人紛紛表示意料之中,考生均輕松交卷。然而第二場考試,竟依然是原題,卻要求內容不得重復,這壹下可將許多考生難住了,他們冥思苦想窮其所學才勉強答完交卷。令人沒想到的是第三場考試竟仍是原題,這下可將大數考生難得叫苦不叠,應付不下,大部分考生搜腸刮肚都還是逃不了交白卷。發榜日過後,正當脫穎而出的考生們紛紛拜師時,王鐸對著原考題當場大笑揮筆,洋洋灑灑提筆寫下了七篇辭藻華麗,文義並茂,議論精巧且各不相同的妙文。壹時間震驚四座,名聲大震。當時有不少人家中掛有牌匾“江南才子”,獨有王鐸家中掛有“才壓江南”的牌匾。

王鐸任命東閣大學士後,皇帝曾讓他寫壹塊楷書牌匾“天下太平”。巨大的牌匾掛上後得來壹片贊揚,此時卻有太監發現牌匾少了壹點,成了“天下大平”,正在眾人議論紛紛時,只見王鐸不緊不慢握筆蘸墨,向牌匾上壹揮,壹點不偏不倚正巧坐落在“大”字下方,只見“太”字強勁有力,靈活灑脫地躍然匾上,滿堂喝彩,從此王鐸也贏得了“神筆王鐸”之稱。

王鐸學識淵博愛研習古代的文化,擅長詩書文學。王鐸畫山水荊棘、崇山險境、木花石竹、梅蘭竹菊,皆饒有意味。王鐸尤其擅長書法,正、草皆頗有胸襟氣度。其作有《擬山園法帖》、《漁舟蕭閑圖》、《蘭石圖》卷等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