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野戰軍(西北野戰軍)、第二野戰軍司令員(中原野戰軍)、第三野戰軍(華東野戰軍)、第四野戰軍(東北野戰軍)。
內容介紹:
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大野戰軍(即壹野、二野、三野、四野),誕生於解放戰爭我軍轉入戰略反攻之際、1948年11月1日,為適應革命形勢迅猛發展的需要,以便更有力地推動全國解放的到來,毛澤東、中央軍委頒發了《關於統壹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在我軍歷史上第壹次提出了整編全國軍隊的任務。將全軍各部隊按地名劃分為四大野戰軍,即:西北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和東北野戰軍。
擴展資料
歷史背景
1949年1月15日,中央軍委下達了《關於野戰軍番號改按序數排列的決定》
將原西北野戰軍改編為“第壹野戰軍”,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張宗遜、趙壽山任副司令員,閻揆要任參謀長(王政柱、李夫克任副參謀長),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張德生任副主任),下轄第1、第2兵團***6個軍;
將原中原野戰軍改編為“第二野戰軍”,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張際春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李達任參謀長,段君毅任後勤部司令員兼政委,下轄第3、第4、第5兵團***1O個軍又1個特種兵縱隊;
將原華東野戰軍改編為“第三野戰軍”,陳毅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粟裕任副司令員兼第二副政治委員,譚震林任第壹副政治委員,張震任參謀長,唐亮任政治部主任(鐘期光任副主任),下轄第7、第8、第9、第1O兵團***16個軍又1個特種兵縱隊及華東海軍;
將原東北野戰軍改編為“第四野戰軍”,林彪任司令員,羅榮桓任政治委員,鄧子恢任副政治委員,譚政任政治部主任(陶鑄任副主任),蕭克任第壹參謀長(趙爾陸任第二參謀長,聶鶴亭、陳光任副參謀長),下轄第12、第13、第14、第15兵團***12個軍,另加1個特種兵司令部、1個鐵道兵司令部及兩廣縱隊。
值得註意的是,在這次整編中,中央軍委沒有原華北軍區的部隊改編為野戰軍,只在華北軍區領導下編成了18、19、20三個兵團(60~68軍),69、70兩個軍直接受軍區領導。華北軍區部隊受毛澤東、中央軍委直接領導和指揮,作為直屬軍委統帥的我軍壹支戰略機動部隊。這樣就在人民解放軍的序列中,形成了四大野戰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