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西鄉塘區的學生是屬南寧地段生嗎?

西鄉塘區的學生是屬南寧地段生嗎?

南寧市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是全區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和信息的中心,是中國南部沿海開放地區的重要城市,也是我國進壹步對外開放,實行沿海開放政策的城市之壹。

南寧始建州郡於公元318年的東晉時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稱“邕州”,其間州、縣治均在邕州。元朝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改置南寧路,“南寧”由此得名,亦簡稱“邕”。明、清兩代置南寧府及宣化縣治。民國二年廢府改南寧縣,宣化縣名同時廢止,次年易名邕寧縣,1911年至1936年曾為廣西省會所在地。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建為省轄市,稱為南寧市(邕寧縣治遷往蒲廟鎮),1950年復為廣西省會。1958年3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以來,南寧市為自治區首府。

南寧市轄5個城區、1個郊區和2個縣,總面積為10029平方公裏,其中市區建成區75.3平方公裏。主要居住民族有漢、壯、苗、瑤、侗、仫佬、毛難等35個民族,其中壯族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63.2%。

地處亞熱帶的南寧,四季常青,素有“綠色明珠”之譽。市區內有人民公園、南湖公園、濱江公園、動物園等多處遊覽風景區。城郊及毗鄰有青秀山、良鳳江、山水公園——鳳凰湖、亞熱帶植物園、藥用植物園、伊嶺巖、靈水公園、明秀園、起鳳山、大明山、大王灘、寧明花山壁畫群、龍虎山自然保護區等風景旅遊區。南寧是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有著濃郁的民族風情和習俗,每年的農歷三月三和農歷十月十六分別是壯族的盛大歌節和瑤族的盤王節。南寧的大華燒鴨、邕城醉子雞、串燒金錢雞、掛爐脆皮雞(南寧“三雞”)、酸甜乳豬、狀元柴粑以及肉粽、炒田螺、瓦煲飯、老友面、狗肉火鍋等風味小吃,深受國內外賓客的稱道。

/question/36939425.html?fr=qrl

---------------------------------------------------------------

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位於廣西西南部,與越南社會主義***和國毗鄰,是紅豆的故鄉,也是壹座歷史悠久的邊陲古城,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澱,古稱邕州。

南寧,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壹個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處的現代化城市。2003年,南寧市重新劃分行政區劃。全市轄五城區和七個縣,分別是城北、新城、興寧、永新、江南五城區,武鳴、邕寧、橫縣、馬山、賓陽、隆安、上林七個縣,總面積22626.95平方公裏。2006年,城區再次重新劃分,撤銷城北區、永新區、邕寧縣,設立西鄉塘區、邕寧區和良慶區;擴大興寧區、江南區管轄範圍;將新城區列名為青秀區,並擴大其管轄範圍。調整後,南寧市區變成了6城區,即:興寧區、江南區、青秀區、西鄉塘區、邕寧區、良慶區。居住著壯、苗、回、瑤等36個少數民族,總人口為620.12萬人,其中,市區人口為140.39萬人。

南寧,地理位置優越的中心之城。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之際,具有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區域和外商投資的新熱點。

南寧,經濟社會穩步發展的開放之城。積極抓住機遇,不斷提高開放意識,合理利用有效資源。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1.5%。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呈現全面發展態勢;工業經濟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轉換經營機制,經濟運行質量提高;三產發展日益活躍,產生了以旅遊、房產、會展、餐飲等為主的新經濟增長點;對外開放進壹步擴大,來自美國、德國、泰國、臺灣、香港等近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商到南寧投資發展,外資投向範圍涉及制造業、房地產業、建築業、服務業等多個領域。

南寧,環境優美適合人類居住的綠色之城。南寧市十分重視環境建設,全面啟動城市建設“136”重點工程,進壹步加強完善區域綜合性核心城市的功能。到2002年底,城市空氣質量位於國內省會城市前列,南寧市建成區園林綠地總面積為3580公頃,綠化覆蓋率和人均公***綠地面積分別為38.78%和9.51平方米。

南寧,民族歡樂活力動感的文化之城。南寧是以壯族為主,聚居著壯、漢、苗、瑤等36個民族,各族人民和睦相處交流,民族文化繽紛燦爛,民俗活動多姿多彩。每年壹屆的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吸引世界各國眾多的藝術家、表演團體和商賈名流參加,壯鄉人民以歌會友、以歌傳情,充分展示歌的海洋,舞的故鄉的無限魅力。南寧旅遊資源豐富,北連桂林,南接北海,構成了廣西的黃金旅遊帶。壯麗的邊關風采、浪漫的海灘風貌、迷人的異國情調,星羅棋布的靈山秀水,古樸悠遠的古跡故址……山、水、人、情構成南寧多層次的旅遊景觀。

為創造良好的投資、生活環境,南寧市依托資源和環境優勢,加強城市建設,進壹步完善基礎設施,提高政府辦事效率,增強城市競爭能力和聚集力,努力把南寧建成為西南地區最具經濟活力和開發潛能的中心城市。

綠城南寧是美麗的,南寧人是勤勞勇敢的,南寧和南寧人將以大膽創新、開拓務實的行動告訴世界她的年輕和開放。

南寧又叫綠城、鳳凰城、五象城,分別因市內有鳳凰嶺、五象嶺而得名。南寧市花為朱槿,市樹為扁桃。

現轄興寧區、江南區、青秀區、西鄉塘區、邕寧區、良慶區6個城區和武鳴縣、橫縣、賓陽縣、上林縣、馬山縣、隆安縣6個縣,總人口671.89萬人,總面積22293平方公裏,其中市區面積6479平方公裏。

南寧吳圩機場位於南寧市南面的邕寧縣吳圩鄉境內,距市區32公裏,航線直達國內主要城市及香港、河內、曼谷等境外城市。機場每天都有專線巴士往來於市區與機場接送旅客,機場至市區巴士班次視航班而定,從早上5:30開始直到晚間最後壹班航班結束,票價15元/人,中途可停車下客,不載客。從市區出發到機場,始發站在南寧民航售票處(近南寧火車站),早上5:30~19:00發車,直達機場;此外,許多賓館、酒店都設有專車接送。遊客也可以乘公交301路往返於機場與市區,票價2元/人。如果坐出租車從市區到機場,可以和司機商量價錢,壹般在40~50元,車程約40分鐘。

鐵路:

南寧鐵路線通過湘桂、黔桂、黎堪、南防、南昆等幹線,北與全國各幹線相連接,向東可達湛江、廣州,向南可達欽州、防城、北海,西南可至越南河內。

南寧火車站位於中華路市中心地段,交通方便,在火車站公交車場可乘坐5、6、7、8、9、10、202、203、212、213、301路等車到達民族廣場、吳圩機場、幾個長途客運站等市內各主要地區。

公路:

南寧距北海、欽州、防城港市分別只有204公裏、104公裏、172公裏,距中越邊境僅180多公裏。南寧的公路有包括209國道(呼北線)、210國道(包南線)、322國道(衡友線)、324國道(福昆線)、325國道(廣南線)以及渝湛線(重慶——貴陽——南寧——湛江)和衡昆線(衡陽——南寧——昆明)等8條國道在此匯集,可通達廣西各市、縣和全國各主要城市、地區。

南寧市區***有七個長途客運站,運營時間基本都在6:00~23:00之間。客運總站和瑯東客運站是市內兩個主要客運站,發往桂林、柳州、玉林、北海、防城港、欽州、貴港等省內客車基本每15~30分鐘壹班;發往外省的客車中,到廣州和深圳的班次較多,其他如發往成都、珠海、重慶等城市的客車每天只有1、2班,乘坐這種客車事前壹定要詢問好發車時間。

附:南寧直達省內各主要地區客運參考 南寧各主要車站資料

內部交通

公交車:

南寧市的公***交通非常發達,大部分公交車都是無人售票車,票價1元,不設零找;還有空調專線巴士,當地叫做“冷巴”,票價2元,公交車運營時間壹般為6:00~23:00左右,沿途各公交車站點都明確標有沿途通達線路及票價。

出租車:

南寧的出租車大多為紅色車身,使用計價器。普通車起步價6元,每公裏1.2元;桑塔納等高檔車起步價7元,每公裏1.6元。在主要街道均設有出租車上下客站,前後5米均可叫停。車上的明顯位置都印有投訴電話。

摩托車:

南寧市內幾乎看不到三輪車,而摩托車的擁有量卻居全國第壹,被稱為“摩托車上的城市”,有很多下崗工人就用摩托車做起了載人生意,價格較便宜,當地人稱為“摩的”。

在古代,南寧屬於百越領地。秦始皇統壹嶺南地區後,南寧屬於桂林郡。西漢時期,漢武帝又將它置於玉林郡管轄。東晉大興元年(公元318年),置大興郡,以南寧為郡治所在地,南寧建制從此開始,至今已有1600多年。唐朝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壹說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唐太宗將該地命名為邕州,設邕州下都督府,這就是南寧簡稱“邕”的由來。從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起,邕城人民開展修城墻、建城樓、挖城壕等浩大工程,城區輪廓大體呈橢圓狀,南北稍長,東西較窄,古有“直城三裏七,橫城七裏三”的說法。元朝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元朝政府將邕州路改為南寧路,取其南疆安寧之意,“南寧”由此得名。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南寧市成為自治區首府至今。南寧市是壹座歷史悠久、風光旖旎、充滿詩情畫意的南國名城,可謂是"半城綠樹半城樓",有花園城市的盛譽。她處處綠葉婆娑,滿目青翠,檳榔、棕櫚等亞熱帶風景樹,遍植街頭、公園、城裏和城外。這些喬木的果實與菠蘿、香蕉、荔枝、龍眼等南國佳果,給南寧帶來了芳馨的四季。山、河、湖、溪、綠樹鮮花與林立的高樓、繁華的街景交相輝映,構成了富有南亞熱帶風光的園林風貌特色,被中外遊客盛譽為中國的“綠都”。自2004年起,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落戶南寧,每年10月,中國和東盟十國領導人相聚中國南寧,***商大計。

以南寧為中心的旅遊則充滿了南國風光和少數民族風情:具有亞熱帶風光的水上公園南湖公園;俯看古今的人民公園;滿載著民族風情的民族文物苑;常年蒼翠的青秀山風區;猶如壹顆碧綠的翡翠鑲嵌在首府的大地上的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擁有春之嵐、冬之雪、秋之雲勝景,被譽為壯族聖山的大明山;被譽為天然遊泳池的泉水湖靈水和令人神往的德天風景區以及那裏披著神秘面紗的邊關風情。世代聚居著在這裏的壯、漢、苗、瑤、侗、仫佬族等少數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風情,悠揚的民歌、豐富的民族節日、可遊可居的壯鄉瑤村苗寨,都強烈地吸引著人們。因與越南毗鄰,使南寧成為越南旅遊必經之地,走過南寧,就能領略到異域的風土人情。

園林綠化 南寧是十分重視環境生態建設與人和諧發展的城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進入全國前列,擁有優美的“壹湖壹山壹水”的綠色風景線,市民生活安然舒適。壹湖是南湖風景區,是南寧的“綠心”;壹山是青秀山風景區,是南寧的“綠肺”;壹水是穿城而過的邕江河流,是南寧的“綠脈”。目前,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9%,人均公***綠地面積達9.8平方米,園林綠化在全國居領先水平。

對外交往 對外開放程度進壹步提高,使南寧與外界在經貿、科技、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合作、對話和交流得到不斷加強。近年,南寧市先後與英國、法國、德國、奧地利、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泰國、日本、越南、尼日爾、巴西等多個國家的城市開展文化交流和經貿合作的友好往來活動。近年吸引來自美國、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的著名企業落戶南寧,來自東盟、香港、臺灣、維爾京群島等國家和地區的人才和資金註入市場,與全國各地的大中型企業建立經貿合作關系,展開橫向經濟協作。

城市榮譽 榮獲“聯合國(迪拜)改善居住環境良好範例”獎、“全國生態環境建設十佳城市”、首屆“中國人居環境獎”、“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造林綠化十佳城市”、“全國衛生城”、“全國環境整治優秀城市”等稱號。

南寧,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是中國西部出海通道的樞紐城市和區域性中心城市,也是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全市現轄七縣、五城區和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總面積22293平方公裏,總人口641萬人。常年綠樹如蔭,花果飄香,被譽為“中國綠城”。

自古以來,南寧就是中國南部著名商埠和主要物資集散地。改革開放尤其是實行沿海開放城市政策以來,南寧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綜合實力日益增強,經濟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遞增,國民經濟主要指標居廣西前列,是廣西區域性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交匯中心。農業生產已形成了以糧食為基礎,菜、果、蔗為龍頭,種、養、加工並舉的高產、高效、優質的城郊型農業格局;工業經濟突出科技進步和信息化的推動作用,高新技術應用廣泛,形成以制糖、造紙、機械、化工、建材為主導的工業體系;三產發展勢頭強勁,已形成以商貿、餐飲、房地產等為支柱,金融、通信、旅遊、會展、倉儲、服務等為新支撐點的服務體系。

南寧對外開放進壹步擴大。通過積極開展對外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友好交往,受到世界各地的廣泛關註,增強對海內外資金的吸引力。目前,已與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關系,主要貿易對象為美國、日本、德國、泰國、新加坡、香港、臺灣、越南、馬來西亞。外商投資領域已由制造業為主的第二產業和旅遊、房地產業為主的第三產業擴大到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和服務領域,同時向工業、開發性農業、林業、文化產業等領域拓寬。

每年在南寧舉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南寧國際學生用品交易會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節慶活動,吸引來自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商界名人、表演藝術家、著名經濟專家、文化界精英人士和政府官員***聚壹堂,進壹步加強溝通,尋求各方合作與支持,有力推動南寧社會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南寧位於中國廣西中南部,面向東南亞,東鄰粵、港、澳,南臨北部灣,背靠大西南,是中國西南經濟圈、華南沿海經濟圈與東盟自由貿易區三大經濟圈的交通樞紐中心,是中國唯壹與東盟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首府城市,具有雙向溝通中國和東盟的區位優勢。目前,南寧已形成與東盟國家陸海空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有著可溝通聯系全國各大城市以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現代先進通訊網絡。鐵路運輸有粵桂線、南昆線、湘桂線、南防線等,縱橫貫通,可直達國內各大中城市,並與越南北南統壹鐵路連接,進而與正在修建的泛亞鐵路聯網,經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直達新加坡。航空運輸已開辟多條國際、國內航線,可直飛香港、越南、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南寧—河內只需飛行半小時,南寧—曼谷航線是中國通往泰國最便捷的航線。公路四通八達,與全國各省區和廣西各地市相連接。全國最長的省內高速公路可由南寧直達桂林、北海、柳州、欽州,在建的全國重點高速公路重慶—湛江、衡陽—昆明都將經過南寧,南寧至廣州、梧州、崇左、友誼關高速公路正在建設中。全市客運線路可輻射廣東、四川、浙江、貴州、湖南、福建、雲南等省市及直達香港。水路運輸穿越邕江下行可直達廣州、珠海、香港、澳門,上行可通百色、龍州等地。

南寧的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建設,建國以來,壹直追求和諧發展,以人為本,郭沫若先生曾在南寧留下“半城綠樹半城樓”的詩句。自實施城市建設“136”重點工程以來,以營造優美舒適、最適合人居條件的園林綠化、生態環境為基礎,開展規劃有序的城市建設。目前,寬廣筆直、綠化美麗的外環高速和快速環道已投入使用,改擴建市內多條交通主幹道和美化亮化大小街道同步進行,建成南湖名樹博覽園、民生廣場、民歌廣場、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等壹批富有城市特點的標誌性建築及公***設施。全市園林綠化居全國前列,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9%,人均公***綠地面積9.8平方米。先後成為國家衛生城、園林城市、優秀旅遊城市,2000年更成為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的最高範例,2002年榮獲了首屆“中國人居環境獎”,成為中國最適合人類居住的五個城市之壹。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城市服務功能也正逐步加強和完善。為市民提供安全有效的公***安全體系,建設了全國第壹家城市應急聯動中心;擁有現代先進的郵政通訊網絡和安全高效的金融保險服務體系;水電資源供應充足;城市公交開通多條路線,涵蓋市區、旅遊景區;出租車出行快捷方便。

自東晉大興元年(公元318年)建晉興郡起,南寧歷經1680多年的風霜洗禮,在頂獅山貝丘遺址和市內古炮臺及粵東會館等壹批古建築上依稀可見歷史留下的痕跡。南寧還處在廣西的旅遊黃金圈上,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向北到達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和秦朝故跡靈渠,往南欣賞國家旅遊度假區北部灣的銀灘、金灘,走西觀看天設地造的自然景觀樂業石圍天坑群。在市內遊玩揚美古風、青山塔影、明山翡翠、白龍觀魚、伊嶺神宮、九龍飛瀑、南湖情韻、龍虎猴趣、良鳳綠野、邕江春泛以及大龍湖、鳳凰湖、金倫洞、三裏洋渡等經典風景名勝。另外,在周邊縣區還有千古之謎花山崖壁畫、德天跨國大瀑布、玉林雲天文化城、華南第壹佛教名勝桂平西山、邊境名城憑祥友誼關、神奇的崇左斜塔、《水滸傳》外景地千島湖。南寧是多民族和睦***處的城市,保留了壹部分民俗活動,在傳統民間節日的慶典裏可觀賞到拋繡球、賽龍舟、春牛舞、銅鼓舞、搶花炮、奏八音等表演。除了欣賞美麗的風景,親身感受精彩繽紛的民俗活動,還可領略南寧獨特的飲食文化,品嘗美味珍奇的可口美食。

南寧,中國南方美麗之城,清新靈秀、風情獨特、充滿著現代氣息。南寧和南寧人將以大膽創新、開拓務實的行動,迎接新的挑戰,積極創造最適合人類居住和發展的條件,壹步壹步邁向美好的明天。

/view/42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