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甘草種子種皮堅硬、光滑致密,水分很難滲入,種子吸收不了水分,就不容易發芽。只有那些成熟度較差,即尚未完全成熟的種子容易吸水發芽。自然采收的種子,這種成熟度差的種子所占比例很低,壹般只占10%左右。所以,用未加處理的種子播種,出苗率很低,壹般出苗率不足10%,最高不超過20%。所以播種前必須進行處理才可以播種,主要是把種皮觸傷,以使種皮透水,種子才能吸水發芽。可采用砂磨、硫酸浸泡或用碾米機碾撞。
(1)硫酸浸泡處理 利用硫酸對種皮的腐蝕作用,使種皮變薄,少量種子可采用此法處理。按每千克種子加80%的硫酸20~30毫升,攪拌均勻,經4~7小時後用清水沖洗幹凈,晾幹即可播種。處理時間與溫度和加酸量有很大關系,氣溫高時處理時間宜短,加酸量多處理時間也可短些。
(2)碾米機碾撞處理 利用碾米機的高速滾動,使種子相互高速摩擦撞擊,把種皮擊傷。用這種方法處理大量種子效果最好,壹般碾1~2遍,種皮微破即可,發芽率可達95%左右。碾3遍以上者容易把種皮碾破,甚至把子葉也碾碎,胚受損,破碎的種子也不能發芽而造成損失。檢查處理是否適度的方法,可取約100粒種子放在小碟上,加少量清水,浸泡2~4小時,見多數種子已吸脹,說明處理合格,如不合格可再碾壹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