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這壹技術世界最先進,威力接近核彈
中國的四大發明中之壹就是火藥,這壹發明是為之後的槍炮,炸彈導彈等等武器的奠基,可惜的是雖然我國在晚唐時期便開始應用於軍事。
然而因為封建體制等原因的束縛,沒能深入研究其原理,最後越來越落後於西方。在現代炸藥領域,1863年,第壹代含能材料由德國科學家成功發明,1941第二代炸藥奧克多金相繼問世。
而同時代中國卻幾乎沒有任何的研究,在這壹領域,中國要落後西方將近壹百年。在建國後,高能炸藥的研發工作得到了重視,因為不光在於軍隊的現代化發展上,而且核武器的實戰應用中,高能炸藥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核武器的最基本臨界裂變中起著激發的“扳機”作用。2017年初,我國科學家在超高能含能材料上實現了突破,中國科學家首次合成全氮陰離子鹽。
通過化學手段,合成具備高能化學鍵的新物質來達成能量的猛烈釋放。因為氮氣化學鍵的性質,現有的炸藥中的氮含量對能量強度有不小的影響。
炸藥的含氮量是用來衡量炸藥能力的壹項重要指標。因此使得炸藥威力能夠得到成倍數的提高,爆炸力幾乎可以接近於核彈的威力。這壹材料投入實際應用,可以使得我國的武器威力得到極大的提升。例如30毫米的機炮的高爆彈就可以打出122毫米口徑的高爆榴彈的威力,極大的提升解放軍火力。
在用作火箭推進劑時,全氮高能材料能顯著延長發動機的工作時間(即提高比沖),那麽在不改變導彈體積乃至縮小導彈體積的情況下,能夠提高導彈的射程與速度。
而且戰鬥部采用新型高能炸藥,可以用霹靂9格鬥彈的體積乃至更小就可以達到PL12遠程先進中距導彈的數倍射程與威力。同時還保有格鬥彈小體積的優良機動性,戰鬥機可以像戰艦壹樣攜帶大量的導彈進行作戰。
世界各國廣泛應用的TNT、PETN和RDX都是國外首先研發生產。也僅僅只有部分先進的含能材料為國內自主研發生產的,而五唑陰離子的首次成功合成,無疑為中國在該領域成功的實現了領先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