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井岡山
1927年10月,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滕代遠等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來到寧岡井岡山,創建以寧岡縣為中心的中國第壹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從此鮮為人知的井岡山被載入中國革命歷史的光榮史冊,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和國的奠基石”。
2、沂蒙山
沂蒙山根據地是中國四大根據地之壹,山東省省委前身,蘇魯豫皖邊區省委所在地,中***中央山東分局舊址,大眾日報創刊地,八路軍山東縱隊舊址,孟良崮戰役陳毅指揮所舊址,聖母山聖母堂,百年萬畝德國大櫻桃采摘園,沂蒙風情園,沂蒙頒發源地。
3、大別山
大別山為革命老區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紅安為中心的大別山區是中國紅軍第四方面軍誕生的搖籃,無數熱血男兒走上了不屈的抗爭道路。長征會師後的8萬紅四方面軍主力為***和國的誕生立下了不可磨滅的汗馬功勞!
4、華鎣山
華鎣山是革命老區,華鎣山遊擊隊是中國***產黨領導下我國民主革命時期在華鎣山地區,采取遊擊戰爭方式與國民黨反動派展開鬥爭的武裝力量。人們所稱的華鎣山遊擊隊,主要是指1948年秋天中***川東臨委組織和領導的西南民主聯軍。
擴展資料:
革命老區劃定標準
曾經有黨的組織,有革命武裝,發動了群眾,進行了打土豪、分田地、分糧食、牲畜等運動,主要是建立了工農政權並進行了武裝鬥爭,堅持半年以上時間的。包括建立過蘇維埃政權,分管過土地的地區;只建立過蘇維埃政權,尚未分配過土地的地區。
根據地遊擊區劃定標準:
曾經有黨的組織,有革命武裝,發動了群眾,進行了減租、減息運動,主要是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並進行了武裝鬥爭,堅持壹年以上時間的。
包括:
1、蘇維埃政權撤退後,黨和黨所領導的武裝,進行武裝活動的地區;
2、抗日戰爭時期所開辟的遊擊區。這種地區時間長短不壹,長達十多年,短則二、三十天,壹般都沒有建立過革命政權,但有黨領導的武裝,有農會等群眾組織。
3、解放戰爭開始至南下大軍渡江(1949年4月)以前開辟的遊擊區,達壹年以上時間的地區。渡江以後開辟的遊擊區不算老遊擊區。
百度百科—革命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