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標資格預審的弊端
1.增加招標周期與招標成本
資格預審包括“編制資格預審文件”、“刊登資格預審公告”、“報送資格預審文件”、“評審資格預審文件”等眾多環節活動,大量消耗著招標方與投標方的時間、人力、費用成本。
2.環節多,周期長,人員復雜,保密性難度大
資格預審包括眾多環節活動,周期較長;涉及采購人、招標代理機構、潛在投標供應商等眾多活動主體,人員較復雜,這就為相關信息(潛在投標供應商的名稱、數量、聯系方式等)的保密工作帶來壹定風險,為圍標串標活動提供了可乘之機。
3.實際審查效果不佳
客觀上,資格預審環節增加著整體招標活動的時間周期與各項成本支出,因此招標人在資格預審活動中往往不重視申請材料的實際真實性,也缺乏較為可靠、高效的信息識別手段,助長了投標人的弄虛作假行為。
4.出借資質盛行,掛靠活動普遍
在資格預審的審查方式下,企業資質等級成為各類建築企業參與建築市場競爭的重要因素。招標實務中,壹些不具備相應企業資質的投標人,假借其他資質等級較好的公司名義參與投標,屢見不鮮;建築企業、個人出借資質,收取費用的現象也壹度成為市場普遍現象。大量工程質量安全事故的實際施工方,往往並非面子上的優質企業,而是各類缺乏正規企業資質的包工頭。
近年來,隨著招投標市場“資質掛靠”、“圍標串標”等不規範行為現象嚴重,對建築工程質量安全與建築市場規範秩序帶來惡劣影響,國家日益重視對招投標市場的規範管理工作。“資格後審”逐步取代“資格預審”成為建築市場招投標資格審查的主要方式,即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壹。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