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中西方管理思想異同

中西方管理思想異同

/zgjjsxs/download/26.doc中外管理思想的對比分析和其他文化形態壹樣,人類的管理思想也有兩種主要類型:壹種是淵源於古希臘文化傳統的西方管理思想,它在近代資本主義的條件下演變為具有壹定科學形態的管理理論,從20世紀初泰勒開始已發展成為科學化的理論體系,對現代人類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另壹種是淵源於華文化傳統的中國管理思想,它具有極為豐富的內容和東方文化特色,井曾產生出光輝燦爛的古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由於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中國管理思想在近代沒有能夠與產業革命及資本主義企業經營相結合,以至今天壹般人認為科學管理的觀念和方法都來自西方。80年代以來,由於日本及“亞洲四小龍”經濟的飛速發展,使人們的眼光重新從西方轉向東方,開始研究中國古代管理思想在當代社會中的重大意義。日本著名管理學家伊藤肇認為:“日本實業家能夠各據壹方,使戰敗後的日本經濟迅速復興,中國典的影響力,功應居首。許多學者研究後發現,中國傳統管理思想的長處往往正是西方管理中所欠缺的地方。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威廉·大內在考察了日本管理的成功之處後,認為對於這種源於中國的管理,“我們壹旦理解了它,就能夠將它與我們自己的組織形式進行對比,並了解我們的環境內還欠缺什麽東西”因此,重新認識中國的傳統管理思想,進行中西兩大類型管理思想的比研究,正成為當今管理科學發展中的壹個“熱點”。二者都承認人性假設是管理活動的必要前提。麥格雷戈指出,在管理活動的背後都必定有某些人性本質的假定。孟子提出“不忍人之政”,承認人之善性乃國家管理活動的出發點。二者都肯定了人性本質上是善良、美好的。 二者把管理工作寄希望於人們的精神追求。麥格雷戈強調管理中最有意義的是自我實現的滿足。孟子則主張“先立乎其大者,則小者不能奪也”。所謂“大者”指心靈,“小者”指耳目口腹等器官。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指出,“管理是以文化為轉移的,並且受其社會的價值觀、傳統與習俗的支配”中國和西方的管理思想各自具有自己“民族的精神標記”,它們不同的特征和內容來源於不同的歷史條件和社會背景,這主要是:地理環境、物質生產方式和社會組織形態。中西管理思想的比較首先必須從這些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社會背景人手,進行歷史的、綜合的考察,才可能作出科學的結論。 人類的管理思想起源於“監督勞動和指揮勞動”自然地理環境是生產勞動,從而也是管理活動的壹個前提條件,在壹定程度上影響著管理思想的性質和特征。英國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說:“地理因素當然不只是背景,它實是構成中國與歐洲文化間模式之差別及其所包含的壹切意義之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