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朋友的孩子是不快樂的孩子,不能享受集體生活的孩子將失去很多樂趣,還可能釀成壹生的悲劇。
小薇的父母每天要早出晚歸地上班,她是在爺爺奶奶的照顧下長大的。布娃娃是小薇的小夥伴,電視機裏的兒歌、音樂是她的老師,而跟著爺爺奶奶上街則是她認識社會的基本活動。爺爺奶奶年紀比較大了,不怎麽愛出門,所以小薇學齡前更多的時間是呆在家裏自己玩。小薇上了幼兒園之後,文靜、不善言談、不喜歡運動、缺少壹般孩子的天真活潑。每天小薇都是下了課就回家,很少和小朋友們壹起玩。這種孤僻的性格使得他幾乎沒有熟識的小夥伴。
沒有朋友的孩子是不快樂的孩子,不能享受集體生活的孩子將失去很多樂趣,還可能釀成壹生的悲劇。
孩子出生的時候就像壹張白紙,壹切圖案的塗抹,都是家長壹筆壹筆描繪出來的。很多孩子從小生活環境比較閉塞,可以交往的小夥伴非常少,因而性格也會變得孤僻和不善言辭。案例中的小薇就是在閉塞的環境中形成了孤僻的性格,為以後的人際交往埋下了隱患。
☆專家支招要想讓孩子結識更多的朋友,爺爺奶奶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來幫助孩子建立屬於自己的交際圈。
●讓孩子講話要想孩子有更多的小夥伴,建立起廣泛的交際圈,爺爺奶奶首先要從基礎做起,教孩子說“妳好”、“請”、“謝謝”等禮貌用語。爺爺奶奶還要時刻註意自己的社交方式,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家長在家裏接待來訪者的習慣和方式。有時候孩子聽大人講話時會不耐煩,喜歡打斷大人的談話,這是很正常的。和孩子談話時,爺爺奶奶應該采用輪流講話的方式,要多聽孩子講話,而不是向孩子訓話,給孩子充分表達的權利和機會。
●克服害羞孩子害羞是他們交朋友的最大障礙。嚴肅的家長常使害羞的孩子更加膽怯,說話結巴。這時家長如果強行糾正,孩子的結巴會愈演愈烈,甚至產生自閉的現象。家長不斷嘮叨或用高壓手段糾正孩子,只會使孩子更加惶恐不安。其實,任何責罵、諷刺、挖苦或嘮叨等威脅行為都不僅不會對孩子有絲毫幫助,還會使孩子更加退縮不前。對害羞的孩子,爺爺奶奶千萬不要代替他講話,因為這是越俎代庖的行為。要克服孩子的害羞心理,爺爺奶奶可以循序漸進地帶孩子去社交場所。例如可以把孩子帶到某個集會,或帶到公園,把他介紹給別的孩子,並建議孩子把自己的東西拿給對方看。孩子在同伴中放松了自己,性情也會有所轉變。
●禮儀很重要爺爺奶奶要經常教給孩子壹些日常能用到的禮儀,以便孩子能結交更多的好朋友。爺爺奶奶帶孩子去小朋友家的時候最好帶點零食或玩具和小朋友分享,要讓孩子有禮貌地和小朋友的家長打招呼,未經主人同意不能亂翻人家的東西,到規定的時間就要回家,不能胡鬧等等。也可以讓孩子邀請小朋友到自己家來玩,孩子們壹起玩遊戲、看電視等等,孩子懂得了分享就會比較大度,也懂得禮讓。孩子有禮貌愛交往,就會有很多小朋友樂意和他壹起玩了,孩子的交際圈自然會擴大很多。
●網絡媒體幫孩子交友爺爺奶奶搜索壹下網絡雜誌,或遊走於各大育兒論壇,可以看到有許多和自己的孩子壹樣有著孤獨感的孩子。爺爺奶奶們可以組織壹些孩子們關註和感興趣的活動,約定好地點,帶上自己的孫子孫女,大家***度快樂時光。在網絡的牽線搭橋下,孩子無形中擴大了交際圈,有了更多的小夥伴,可以和小夥伴們壹起度過很多開心的時光。
●偶遇交友偶遇其實也是壹種緣分。爺爺奶奶帶孩子坐車時、出去遛彎時或者外出途中,總會碰到壹些可愛的年齡相仿的小朋友。這時,家長就要鼓勵孩子主動去和那些小朋友打招呼,讓孩子鍛煉自己的交際能力和主動與他人交往的意識。或許開始時孩子會有些膽怯和害羞,但幾次過後孩子就能很大方地主動去接觸小朋友了,甚至會和小朋友打得火熱呢。讓孩子抓住這次機會速配壹位小夥伴,從而鍛煉壹下交際能力,也不失為壹個好的方法。
●不苛責孩子有些比較內向的孩子,在面對陌生人時很可能不愛說話。如果是這樣的話,家長也不必當場苛責,更不要動不動就訓斥孩子不主動和小朋友交流,要知道孩子結交小夥伴也是要有壹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的,孩子之間熟悉壹些後,再引導孩子主動上前和別人打招呼。如果壹見面就把孩子弄得心情很不好,否則這壹次的交友也就沒什麽意義了。
●指導孩子正確交友在父母過度關愛下成長的孩子往往只想索取不知付出,這恰恰是孩子難以與別人融洽相處的根源所在。如果孩子在交友上出現什麽問題,爺爺奶奶應該觀察孩子在與同伴交往中的表現,找出原因,還要了解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思考是什麽原因使同伴和他之間出現了分歧,引導孩子主動解決問題。爺爺奶奶要教孩子真誠、自省、求同存異、諒解和寬容地對待小夥伴,告訴孩子在與人交往中,應先尊重別人和自己的不同。多顧及別人的感受是贏得別人對自己好感的前提。
●治療孩子的交際傷痛失去好友是件很傷心的事,我們每個人都會碰到這種傷心的事情。當孩子失去好朋友的時候,爺爺奶奶要盡可能地幫助孩子解決被好友疏遠的痛苦,讓孩子坦然接受和面對。爺爺奶奶應該讓孩子盡可能地調整好心態,盡快走出陰影,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吸引孩子的註意力,讓孩子不再沈浸在失去朋友的痛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