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作品的價值在於它是否能闡述壹種生活的意義或者啟迪。無疑,對於《千與千尋》,它裏面所含有的內容很全面,比如裏面的千尋,剛開始是個脆弱的孩子,她太依賴於父母,動不動就哭哭啼啼,在白龍他們的幫助下,千尋壹個人去找工作,去幹活,後來甚至救了白龍和自己的父母,成了油屋的小英雄。也許生活只有自己去探索,才會成長。
環境保護,這是個很明顯的問題,河神因為環境汙染,大量垃圾傾倒於河裏,導致自身也被垃圾纏繞,被別人誤認為腐爛神,幸虧被千尋洗幹凈了。還有白龍,曾經的他也是壹個河神,可惜城市規劃,他所在的河流被填埋,才有了壹系列的事情。環境問題壹直是個大問題,如果為了發展而不顧自然環境的話,總有壹天人會遭到報應的。
還有壹個就是,油屋裏面的人其實跟我們現代的人差不多,有著七情六欲,大家都在辛辛苦苦過著日子。但如果太貪婪反而會得不償失,為了錢財,油屋裏面的人載歌載舞,大肆鋪張,只為了讓無臉男開心變金子,可最後金子變成了淤泥,所有的辛苦變成了壹場空夢。想想真是諷刺。
壹個人只有工作才有價值,那就可以理解為,人不能白吃白喝,裏面千尋的父母就是因為吃了他們的食物才會變成豬。而小煤球們如果不搬煤塊就是會變成煤炭。不工作的人沒有存在的意義,雖然殘忍,卻很實在,反觀我們現在的社會,大家為了生計而不停的奔波,如果停了下來,又該如何?雖然不會變成豬,但日子跟豬有什麽區別?
裏面的湯婆婆的孩子剛開始是不會走動的,可當他被變成小老鼠跟千尋壹起去錢婆婆家裏時,它卻嘗試走了,並且很順。孩子不是用來嬌生慣養的,有時候,讓他出去看看,自己去冒冒險,他能成長的很快。
當然,最重要的可能是愛吧,愛成超越壹切,愛是小白龍即使忘記了自己的名字卻能記得千尋的。愛是千尋歷盡艱辛去救父母以及白龍的決心。愛是堅強,是信心,是希望。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壹個片長兩個小時的動畫所表達的東西太多太多,我們看壹個作品的目的,不僅在於它虛化的外表,更在於它內在的含義,我感覺《千與千尋》它所含有的啟示超越了其他宮崎駿作品的任何壹個,所以它是頂峰制作,無法被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