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傣家竹樓的造型屬幹欄式建築,它的房頂呈“人”字型,西雙版納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降雨量大,“人”字型房頂易於排水,不會造成積水的情況出現。
2、壹般傣家竹樓為上下兩層的高腳樓房,高腳是為了防止地面的潮氣,竹樓底層壹般不住人,是飼養家禽的地方。
3、上層為人們居住的地方,這壹層是整個竹樓的中心,室內的布局很簡單,壹般分為堂屋和臥室兩部分,堂屋設在木梯進門的地方,比較開闊,在正中央鋪著大的竹席,是招待來客、商談事宜的地方,在堂屋的外部設有陽臺和走廊,在陽臺的走廊上放著傣家人最喜愛的打水工具竹筒、水罐等,這裏也是傣家婦女做針線活的地方。
4、堂屋內壹般設有火塘,在火塘上架壹個三角支架,用來放置鍋、壺等炊具,是燒飯做菜的地方。從堂屋向裏走便是用竹圍子或木板隔出來的臥室,臥室地上也鋪上竹席,這就是壹家大小休息的地方了。
5、整個竹樓非常寬敞,空間很大,也少遮擋物,下層四面空曠,每晨當牛馬出欄時,便將糞便清除,使整日陽光照射,住位於上層的人,不致被穢氣熏蒸。傣家竹樓通風很好,冬暖夏涼。非常適宜於版納潮濕多雨的氣候條件。
6、粗竹子做房子的骨架,竹編篾子做墻體,樓板或用竹篾,或用木板,屋頂鋪草,主柱有24條。所以竹樓用料簡單,施工方便而且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