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是誰,妳是幹嘛的,妳帶來的項目是什麽 。用戶是誰,市場有多大,市場有什麽問題,妳解決的痛點是什麽 。妳怎麽掙錢,妳商業模式是什麽別人怎麽做,妳怎麽做,妳的競爭優勢是什麽。啥樣的團隊支撐妳完成妳的商業邏輯。
妳現在取得了哪些成果,妳未來怎麽打算的。妳需要多少錢,多長時間,達到什麽效果。妳融來了錢我要怎麽花。其他的問題基本是基於上面提問的plus版(刨根問底):先前的提問:別人怎麽做,妳怎麽做,妳的競爭優勢是什麽。
資方可能了解妳這個行業,想得到的答案是:妳很了解妳的競爭對手,而且妳們處於不同的賽道,模式上妳的模式會更好壹些,他期待妳來說服他。可能還需要看妳是不是有品牌意識。
so:他零散的提問可能是給妳挖的無數坑,等妳回答。他拉新促活轉化留存怎麽做的?他什麽數據量?妳了解他麽?他算妳們行業小巨頭麽?妳為什麽這麽定位產品?妳的核心壁壘有哪些?跟妳們模式類似的還有誰家?妳如何跟他形成對標?品牌差異化有麽?妳對於他的品牌、模式、提出的XX概念,有什麽看法..........想問,怎麽都能問 。就看妳想的夠不夠明白,考慮的夠不夠全面。總的來說,會者不難。商業計劃書寫好了,所有問題都有備無患,來者不拒!
當然,相比其他行業,遊戲行業其實融資難度相對較高。
其主要原因是,現在中國的遊戲審批制度,導致很多遊戲並不能夠上線。壹般遊戲投資人投資遊戲的理由主要有2點。
第壹點,遊戲內容非常吸引人或者說有創新點。對於遊戲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遊戲性。近幾年遊戲大作越出越多,反而玩家重視點從畫面轉向了遊戲性。最典型的就是任天堂的遊戲,以及《饑荒》、《以撒》的遊戲,雖然畫面不出眾,但是其玩法總是能夠吸引遊戲玩家。
第二點,就是團隊。在我看來團隊的能力和想法是決定性的,而名氣反而是附加之物,如何展現團隊的壹個能力和想法,保證您的想法能通過能力展現出來,是遊戲成功的關鍵。當然,也有通過名氣拿到投資的。比如《俠客風雲傳》的制作人徐昌隆。因為他有名氣,所以投資人更相信他的能力和想法。但是本質上還是壹個能力和想法。
其實能如果想要做遊戲而融資的話,完全可以選擇眾籌的模式,事實上現在有眾多的遊戲眾籌平臺,不少遊戲也是通過眾籌資金而開發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