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川崎西風與ZRX性能動力及車型有什麽不同之處

川崎西風與ZRX性能動力及車型有什麽不同之處

首先我覺得西風和ZRX雖然都是川崎的街車 但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設計理念下的兩種不同風格的街車

這兩種街車從400級別開始 壹直到公升級都有 至於說那個的最初生產年代在前那個在後 大家可以去翻壹下川崎的官方網站 但西風肯定在ZRX之前-為什麽這麽說,後面我會慢慢解釋。而且每個排量級的這兩種車型到現在都在生產。這說明川崎公司對旗下的兩個車型都是重視的。畢竟,市場決定生產 而這兩種車型在世界各地都有大量的擁護者!

為什麽我忍不住要在這裏嘮叨兩句,是因為妳們實在太屈解了這兩種車型。在這裏我想把我了解的壹星半點知識跟大家分享壹下 也借此讓大家對川崎的車車有個了解

先說下ZRX吧。說實話,個人認為ZRX更有川崎車的風格 外形高大 外觀乍看很樸實 但絕不乏科技含量!

關鍵是他的發動機設計 看過直四主義這篇文章的都應該知道 我就不在這裏搬磚頭了 說壹下個人感受 低轉力量稍差 但轉速爬升很快 回落也相當快 轉速上萬轉是很輕松的事。如果妳經常接觸街車妳就會感受的到這個車型的發動機設計更像是壹臺跑車!本人有幸接觸過自貢幾乎所有類型的街車。可以很負責任的說 在400級別的街車中 在直道上100碼後是絕對是ZRX的天下!(盜匪不知道,因為在自貢沒遇到過好的盜匪75A或7AA)還有這個車型的機件設計比西風更復雜 也更合理(別問我為什麽,壹兩句講不出來 拆過就知道。。。)

說說這車的不足(實際上這個不足有兩面性,所謂有失必有得):

1,車身太重。坐高比普通的400級街車要高 導致在低速的時候缺乏靈活性 而且因為低轉扭力輸出的原因 起步不夠淩厲 (個人覺得川崎的速度應該用"猛"來形容 是力量的積累而不是單純像盜匪壹樣的瞬間爆發力)不過前面說過了這個問題有兩面性 車身重在高速的時候就更加的穩定 相比起其它的車款來ZRX更加適合高速 所以在98年後川崎公司就為ZRX換上了TOKICO的對向6活塞卡鉗為得是能夠在高速的時候能更有效的拉停這匹沈重的大馬-這在400級甚至是公升級的街車中也是絕無僅有的! 而且川崎本來就是生產重工業的 他的車也是壹向做的高頭大馬在歐洲有很多的簇擁 鬼佬更喜歡大個的東東。

2。 後輪箍是18的! 實際上這是廠家的設計初衷,從最開始生產到現在也沒有改變。我個人覺得這是為了高速巡航而設定的 輪箍大壹號和後牙盤少壹兩齒的作用是壹樣的追求尾速 (可能這也和車重有關吧) ;但這個設計經常被我個人所詬病 減低了彎道的轉向性能 加上座高的問題 給高速下彎造成了心理壓力。

說到這裏我想說說ZRX的後搖臂 攤開來像個8字型的鋼管 實際上這個設計在街車上是絕無僅有的非常成功的設計!妳仔細看看它的形狀 再去看看23 29期的後搖臂 覺得有什麽相同之處?!這樣做雖然妳只是看到搖臂只有兩根鋼管的組合 但是他卻充分兼顧了直道上加速後輪所需要的剛性 和彎道上需要的韌性!這個設計是取自於跑車上的設計 在ZRX上得到了變形,使之更適合壹臺街車的風格。鋁合金的怎麽樣?告訴妳,ZRX1200的後搖臂就是鋁合金的但他同樣是8字型的環抱型設計~

另外說壹下ZRX的外形,這是有來頭的---它取自1981年美國贏得AMA SuperBike比賽冠軍的Eddie Lawson的川崎戰 馬。有著傳統的街車造型,內在卻有著21世紀川崎的現代性能。它代表著川崎的驕傲!許多中國的車迷覺得豬頭不好看,像農民款,實際上是因為國內的街車把這個造型仿造的濫市了(萬惡阿,中國的摩托車制造業。這裏我想說壹下有個朋友說進口的車車容易壞,呵呵。妳拿壹輛06年的進口車和06年的國產或者國產合資車比比看。妳所見到的進口車可能大都是壹些超高齡而又被國內的壹大群機車饑渴分子到來到去操過多少回的了。這些人操日本人的車就像日本人當年操我們的女人壹樣,慘不忍睹啊。試問壹下,要是這樣的操法下,妳還能找到壹臺國產的來比較嗎?大概屍體都沒有了!在日本、臺灣很多的車迷推崇豬頭的外形,他們認為那個小導流罩代表的才是王道是ZRX的精髓所在。這也是我個人比較欣賞的,特立獨行,不落俗套。有個性,我喜歡! 另外ZRX也有壹個沒有導流罩的版本 叫ZRXII 圓燈款 價格比方燈的少幾千這是為了迎合市場的產物,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追求個性的。自己覺得圓燈就失去了ZRX原有的韻味 在保持車的原有個性這壹點上川崎公司還是暴露了他是個日本公司的特點,刻意的去迎合市場不像歐洲的車廠 總是堅持自己的原則 不刻意迎合消費者 但正因為這樣才使這些購買者趨之若鶩 覺得物有所值 人性怎麽感覺有點下賤呢?! 在這裏鄙視川崎公司壹下!

總的來說,ZRX是壹臺在傳統街車的外形下 有著強烈的獨特氣質和相當高性能的機車 特立獨行、決不會流於平庸 這同樣也是川崎的精神所在!

接下來說壹下西風。 西風應該說是現代的無罩街車的始作俑者。在80年代中後期 仿公路賽的包板跑車占領了日本的幾乎所有的市場,四大車廠爭相出產了相應的產品---我們現在看到的CBR、GSX、FZR 、ZXR就是那個時代的產品。但市場對此有點厭倦了,大家都厭倦了公路賽車疲於奔命的駕駛姿勢和日常復雜的保養 就在這個時候川崎反其道而行之推出了無導流罩的第壹輛現代NK 他就是西風!西風的推出給死氣沈沈的被仿公路賽車統治的市場帶來了新的選擇 和壹種新的理念----這就是回歸,我們現在流行叫復古!為什麽叫做復古而不叫創新呢?因為大家知道摩托車從壹開始就是把發動機裸露在外面的機械走獸。但我們把西風叫做現代NK也不是很合適----自從FZ1000、X11、Z1000等新型的運動街車出現以後像西風 CB XJR 等這樣的搖籃車架 後雙減震 車身笨重的街車又有點像是昨日黃花了。但他們的支持者認為這樣的重型巨獸才真正的符合NK車粗狂 豪邁的設計初衷。

之前提到了西風的最初生產年代要比ZRX早就是這個原因。在西風推出之後,其他三大車廠才發現了NK的巨大市場、相繼推出了相應的競爭車型。 所以大家知道了吧,西風的特點在於他的文化氛圍。在日本,川崎西風好像美國的哈裏戴維森壹樣婦孺皆知,現在在日本國內還有大批的追隨者。看過GTO麻辣老師的朋友相信看得出主角鬼冢英吉就是駕駛的壹臺川崎西風750!西風所代表的就是追求自由和實現心中的渴望,以及平易近人的駕駛風格和簡單的日常保養。所以,它是適合妳日常代步和在周末帶上妳的愛人去郊外旅遊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