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原因:
1、凈化肉身
壹般能成為“肉身坐佛”的都是常年修行的和尚。首先,長年食素不沾葷腥,註重修煉持久坐禪,必然氣脈貫通,筋骨幹連;在得知自身大限來臨,壹般得十天半月食不沾、水不進,使腹腸空空,體內脂肪和水分極少,這為死後保持肉身奠定了基礎。
2、坐缸蛻變
和尚圓寂後,將其遺體內臟取出,擦洗幹凈,盤成踟趺式裝殮於特制的陶缸中,在遺體的周圍塞滿木炭,直至頸項,頭腦部位放置石灰包,再合上缸蓋塗以黃泥密封,置陰涼通風處存放。
密封的陶缸隔絕空氣,木炭汲取遺體內的水份使之脫水幹癟。壹旦遺體腐爛散發異味,就將陶缸底部的發火孔掏開,引燃木炭火化。3、妝漆隔離
在確定遺體沒有腐爛後,保持坐缸三年。在三年後開缸,就是“肉身菩薩”了。形成肉身後,妝上金粉,這樣就基本上可以把屍體與外界隔離開,使得肉身能夠能長久的保持。
肉佛研究:
1997年7月,碳14年份測定法顯示,佛像肉身可追溯宋代(公元11世紀至12世紀之間),僧人死亡年份據推測在1022年至1155年之間,死亡年齡在三十到四十歲之間。
2015年春天,蒙古國發現壹具有200年歷史的僧人木乃伊,荷蘭及其他歐洲媒體才突然把這尊佛像的舊聞炒成了新聞。據悉,荷蘭博物館方面很早就確認,這尊佛像內部藏有高僧肉身,但在CT掃描之前並不知道其肉身器官已被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