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不是。剃刀黨的確是伯明翰流傳已久的幫派組織,只不過和電視劇裏不同的地方真的很多,peaky blinders在伯明翰並不特指壹個幫派。
首先,peaky blinders是真實存在,是活躍在伯明翰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幫派。
與片中描述的故事背景相似,這幫惡棍是工業革命的衍生品。在當時英國最大的工業城市之壹伯明翰,工人的薪資極低,待遇極差,地位更是處於社會底層。
在工人階級被嚴重剝削的情況下,壹群從工廠被開除的年輕失業男子開始想辦法從別的地方獲取經濟來源和社會地位。
別的地方是指搶劫,偷竊,暴力和非法賭博等等行為。並不像劇中那樣的高大上,peaky blinders最初形成的原因只有壹個——貧窮。
不僅僅是在伯明翰,19世紀末,英格蘭的中北部城市中這樣的群體有很多。他們以年輕男性為主,沒有工作前途渺茫,偷搶坑騙,以犯罪成為自己的生存方式。
peaky blinders就是壹群生長在伯明翰貧民窟之中的青年,主要集中在The Cheapside和Small Heath兩個地區。
雖然在劇中,大家看到的是光鮮亮麗的謝爾比家族,經營酒館和賽馬場等“教父”式的高端活動。
但其實,現實中的peaky blinders的成員,幹的最多的就是偷錢包這種慫不啦嘰的事。但也並不是說他們是好惹的。
這些年輕的罪犯很快就開始使用極端暴力,襲擊受害者,甚至刺傷或勒死路人。
1890年3月,英國壹家報紙上第壹次出現了“peaky blinders”的字眼。
該報道詳細的描述了自稱為peaky blinders的罪犯對壹名男子的野蠻襲擊。之後隨著他們的壯大,不斷有類似的報道在當地出現。
歷史學家描述:他們不是那種妳想交朋友的人,如果他們在偷竊時被妳發現,沒有得手。他們就會使用暴力,打暈或弄死妳,從偷竊變成搶劫。
他們當然也有從事壹些高端的業務,不過那是20世紀初極盛時期的事情了。
國內將peaky blinders翻譯成“剃刀黨”其實是由於電視劇影響,對於該組織名字的誤讀。
最火的謠傳是:剃刀黨會在鴨舌帽的帽檐裏縫上剃刀刀片,到需要肉搏的時候,他們就會摘下帽子當武器,尤其喜歡攻擊受害者的眼睛。
謠傳還說,等級越高,帽子裏縫的刀片就越多。所以劇裏tommy的帽子上的刀片是最多的。
這個說法裏peaky就是刀片,blinders就是他們傷人的方式——致盲。
相信大家還記得第壹季第二集裏,通過謝爾比兄弟仨壹場肉搏完美詮釋了“剃刀黨”名字的場景。
在Lee家族惹怒了謝爾比兄弟之後,三個人完成了摘帽子,亮刀片,往對手眼睛上劃的流暢騷操作。
那壹段慢鏡頭的確是經典中的經典,在後面的劇集中,壹言不合就摘帽子幹架的畫面也很多。
但其實這種說法是不符合事實的,只是電視劇在此進行的壹個更浪漫主義壹些的設定。
原因就是,像劇裏這種安全剃須刀片,直到1903才被吉列公司制造出來。
而Peaky blinders此名在1890年代就出現了,顯然刀片並不是它名字的起源。
況且,在當時的英國剃須刀片還是個非常奢侈的東西。對於出身底層,還以偷竊度日的大部分peaky blinders成員來說,估計壹片都舍不得買,更別說帽子上縫好幾個。
那麽靠譜的來源是什麽呢?盡管沒有確鑿的石錘,但伯明翰歷史學家們普遍認為,peaky指的是幫派每個人都會戴著的鴨舌帽,帽檐從側面看是尖出來的。
而blinders則是壹種當地土話,在伯明翰俚語中指的是“外表引人註目的人”,可以理解成“閃瞎了”的意思。
因為幫派成員就像電視劇裏壹樣,並不像小混混,而是穿的非常講究得體,有著自成壹派的dress code和等級制度。
所以比起剃刀黨,這個組織名字更靠譜的解釋其實是“戴鴨舌帽又招搖的壹群男的”。
話說回來,真peaky blinders雖然不在帽子裏縫刀片,但他們真的會用帽子當武器。
西米德蘭茲警察博物館館長大衛·克羅斯指出:這些帽子的帽檐很硬,不需要刀片也有著不小的殺傷力。(現在的工藝差了很多已經達不到那個效果了)
幫派成員實施搶劫時,會瞄準那些看起來有錢的受害者,使用頭槌撞擊對方的正臉。堅硬的帽檐會讓受害者的流眼淚或暫時失明。
在這個時候,幫派成員就搶走他們的錢財然後逃跑。
這麽聽好像也沒那麽酷炫了...
沒錯,剃刀黨的本質還是小混混和罪犯而已,並不是電視劇中那種“高端”的形象。
但由於受窮的待業青年數量極多,peaky blinders就成為了被貧窮籠罩的伯明翰貧民窟中,壹種完全獨立於主流英倫文化的亞文化。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他們極其富有風格的服裝文化。
和該劇對於當下年輕人的影響壹樣,歷史上的peaky blinders也是靠衣著“出圈”的。
在當時的伯明翰,團夥的成員擁有極其整齊劃壹的著裝,與他們低微的出身不同。
穿著定制的西裝,翻領大衣,收腰的系扣馬甲,真絲領巾,喇叭褲,高筒皮靴和鴨舌帽。
這點劇裏可以說是如實還原了。
還是第壹季,最後壹集peaky blinders壹大家子去找對頭Billy Kimber正面剛時,那壹段驚天動地的“謝爾比男模團”片段中,有個細節:
當趟過水坑時,有壹個peaky blinders的腳步鏡頭,可以看出他們雖然看起來像穿著皮鞋,但都沒有露出襪子。
後面就能看出,其實這是壹種中筒靴。為什麽不穿皮鞋呢?
因為英國真的太愛下雨了,伯明翰那時候都是土路,容易積水,這種幫派成員天天在街上趴活,穿普通的皮鞋壹天下來滿腳是水。
所以他們集體配置了方便行動的靴子,警察來的時候也方便跑路,省的鞋跑飛了。
既然窮是怎麽穿的起那麽貴的衣服的呢?是這樣的,在peaky blinders內部,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劇裏Tommy那樣的精致男孩。
背心西裝白襯衫和帽子類似於他們的制服,所以基本上每個成員都會努力去買壹套,以顯示自己是其中的壹員,這些衣服不壹定都是很高級的。
但對於高級成員來說,他們會用飾品和更昂貴的服裝細節來顯示自己。
壹個高級peaky blinders會用領帶夾,寶石袖扣,金懷表,真絲絲巾。
他們的女眷也會故意穿的很高調,以奢華的連衣裙,絲綢,珍珠和佩戴各種動物皮毛而聞名。
作為壹個犯罪團體這不會太紮眼嗎?誒,他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整齊的服裝,高調且高級的穿著很容易讓當地居民,警察和敵對幫派認出來他們是誰。
以便把他們自己和其他無組織的街頭混混區分開,盡情顯示他們的權力和財富。
在大部分生活貧困的居民甚至警察面前嘚瑟,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和威懾力。
當他們的漸漸強大時,看到這樣穿著的人,居民和警察就會自覺避開麻煩,甚至給予好處,畢竟也拿他們沒什麽辦法。
總結壹句,這麽穿用今天的話就是:我就喜歡妳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的樣子。
其實peaky blinders是幾個伯明翰地區不同幫派的***同名號,或者說是壹種行事風格,並不僅僅屬於壹個幫派。
這些幫派的特點就是著裝整齊,有非正式的等級制度。其中高級的成員像劇中壹樣,組成了家族制的幫派模式。
在這夥人的脅迫下,伯明翰被控制了20余年。從壹開始的偷盜到後來的走私,行賄,詐騙,賭博等等逐漸增加他們的籌碼。
最後像滲透進法律界,商界,變得越來越容易逃脫制裁,越來越難對付。
其中有幾個著名的高級成員,例如托馬斯·吉爾伯特,被認為是最成功的peaky blinders之壹。
雖然都叫Tom,但他和劇裏的Tommy相差還是很遠的,他主要的“業務”是詐騙。
在幫派極盛的時候,大約20世紀初期。成員基本上在犯事後被抓去,都只關了1個月左右就被釋放,伯明翰人碰上他們幾乎沒有伸張正義可言。
1899年,高層試圖通過在伯明翰使用愛爾蘭警察來控制他們的猖狂犯罪,以提高當地的執法水平。
(防止行賄,而且愛爾蘭警察下手比較狠)
在劇中,第壹季出現的狠人坎貝爾警督就是愛爾蘭人。
然而現實中就和劇裏壹樣,這壹舉措並沒有成功,很快賄賂就又流進了警局每個人的口袋,犯罪團夥又開始猖狂起來。
高級的成員主攻賽馬場,這侵犯到了同城其他幫派的利益。導致在賽馬大會時常常出現暴力襲擊。
最後這樣的沖突終於引爆了壹場貧民窟的管理權之戰(Cheapside Sloggers),幾支黑幫火拼造成了慘重的傷亡。
其中對陣過peaky blinders的,就有劇裏出現過的Billy kimber和意大利人sabini。
隨著這樣的事態愈演愈烈,松散的Peaky Blinders最終敵不過四處結盟的Billy kimber領導的幫派Brummagem Boys。
Peaky Blinders核心家族的成員受不了對手的襲擊,慢慢搬離了伯明翰,失去對城市的控制。
所以真實的Peaky Blinders大概站在伯明翰頂峰的時間不到10年,隨後替代他們的是Billy kimber,但他也就只支撐了20年。
20世紀30年代,伯明翰已經是意大利黑幫Sabini的天下。
這和劇裏Billy和Sabini都被Tommy搞的七零八落完全不同,30年代時Peaky Blinders已經從伯明翰街頭消失。
事實上,Peaky Blinders的影響力主要是在文化上,論實力和其他兩個差的還很遠。至今,伯明翰當地人仍然會用Peaky Blinders形容幫派和小混混。
首先,Tommy Shelby是不存在的,在剃刀黨的歷史中沒有這麽壹個真正carry 全場的老大,畢竟他們是壹群小幫派組成的。
但是Tommy Shelby的設定微妙的和他劇中的死對頭Kimber比較相似。他從街頭混混做起,成為Brummagem Boys的頭領。
在富足後搞賽馬,並控制了中部至南部的多條賽道,成為博彩業大亨。在伯明翰的地位穩定後,試圖染指倫敦進壹步擴張。
和第二集謝爾比家的路線有點像...
但不論是誰奪得了伯明翰之王的稱號,這些團體都隨著二戰的爆發和漸漸規整的法律環境被取締或自行解散。
壹些伯明翰人的祖輩中就有peaky blinders的前成員,不過沒有人願意講述那些事。
這對他們來說已經是羞愧的過去,並不值得拿出來顯擺,也沒什麽風光的。
因此,現在流行的Peaky Blinders也僅僅是存活在流行文化中的壹個小小的方面而已。和幫派文化已經沒有太大關系。
無論如何,還是繼續期待下壹季會發生點啥吧....
sources:
/HistoryUK/HistoryofBritain/Peaky-Blinders/
/list/the-real-peaky-blinders-gang/genevieve-carlton
/search?q=%23PeakyBlinders5&src=recent_search_cl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