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濟橋,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城北拒馬河上。
永濟橋,初名巨馬河橋,又名大石橋,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城北拒馬河上。永濟橋始於建明萬歷二年(1574年),建橋名曰“巨馬河橋”;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在舊橋南直隸總督方觀承監工修建新橋,並與舊橋相聯,改名“永濟”。
永濟橋為九孔石橋,每孔跨徑不壹,由三部分組成,即主橋、南北引橋。永濟橋南引橋長271.5米,北引橋長205米,主橋長151.15米,永濟橋全長為627.65米。橋身全部用長方巨石砌成,欄桿系漢白玉雕飾。
橋面由條形方石鋪設,橋面兩側設地袱和欄板、方柱形望柱。永濟橋因橋拱跨度大砌築采用中國起拱技法,以九孔之長像彩虹壹樣橫跨於拒馬河之上,有“拒馬長虹”之美稱,是涿州八景之壹。
文物遺存
1、石碑:永濟橋橋北頭有壹座“大石橋”的石碑,石碑背面有“清朝乾隆庚辰年”。
2、禦碑:涿州市旅遊文物局對永濟橋及兩端堤形引橋進行初步探查與試掘,發現出禦碑亭平臺遺跡及乾隆皇帝撰文的《禦制重修涿州石橋記》禦碑。碑文用滿漢文字記述了永濟橋的創修史及形制規模。試掘出的橋體則由主橋和南北引橋三部分組成,全長約27.65米。
3、鐵柱:永濟橋西側主涵洞右方立有壹根方形鐵柱,邊長25厘米,重達數噸,頂端鑄有方鈕,河底以上6.8米。其上刻有銘文:大清乾隆二十五年歲次庚辰三月太子太保直隸總督方觀承奉旨重造。鐵柱倚橋壹側,橋石鑿有凹槽,用以固定鐵柱。
有關資料稱之為“鎮橋梁”,該形制為涿州永濟橋僅見。另在涿州博物館藏有壹根與明代原永濟橋所用的鐵柱壹根,銘文是:大明天啟四年歲次甲子三月戊辰吉日成造。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永濟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