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報考條件
法律碩士:只招收具有大學本科學歷(或同等學力)的非法律專業畢業生,且同等學歷的本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學歷的專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三年以上。
法學碩士:須具有大學本科學歷,不限本科專業(但實際考生多為法學本科),但不招收同等學歷的非本科生。
2、考試內容
法律碩士:初試有政治、外語、398-法碩聯考專業基礎(非法學)(150分)、498-法碩聯考綜合(非法學)(150分)。
法學碩士:初試有政治、外語、兩門業務課,兩門業務課為各校自主命題。
3、培養方式
法律碩士:屬於應用型碩士,全日制學習為二至三年,非全日制學習不超過四年。學費:自費。
法學碩士:屬於學術型碩士,培養周期壹般3年,學費:公費或自費或委培。
4、導師制度
法律碩士:校內外雙導師制度。
法學碩士:單導師制度。
5、讀博
法律碩士:壹般不好讀博,雖然也可以讀博,但老師壹般都不會收。
法學碩士:學術型碩士更容易直接考取博士。
擴展資料
就業前景
法律碩士的就業範圍要比法學碩士寬廣的多,除了法學碩士就業的範圍外,法律碩士還為企業管理及行政管理培養綜合素質的管理人才,在法律實務方面,法律碩士因其跨專業的背景,在實務工作中更易發揮其專業優勢,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
在法律教學和研究方面,讀博士是必有之路,法律碩士因具有其他專業背景,在其研究領域能夠結合專業特點,似乎也不比法學碩士處理劣勢。隨著法律碩士畢業生增多,法律碩士畢業後顯現出的綜合能力已經得到普遍認可,同時因法學碩士單壹培養模式存在缺陷,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必將逐步被法律碩士培養模式取代。
參考資料:
1、法學是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的結合。既要學法律規定和法律運用,也要學基礎的法學理論和爭論,畢業後具備初步的法學研究的能力。當然也可以到實務部門工作。
2、法律專業,壹般就比較具體了,如法律文秘等。法律和法學是兩個不同的專業,法學無論從本身的考生的素質、接受到系統深入的學習等諸多方面都優於法律。
拓展:
1.法學是壹門學問,就是大學所要學習的法律基本理念;法律是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調整社會關系的規範。
2. 從專業角度上看,目前大都綜合性大學都有設置法學院,下面是法學專業,基本不再細分其他部門法專業。而法律是未設置法學院的學校,將法學專業設在法律系下,上面是相關的院單位。如“政法學院”-“法律系”-“法學專業”等。
3.兩者之間的聯系是法學不僅學習法律基本理論還學習法律制度,法學是研究法律的學問。法律的制定往往依靠或借鑒法學。
參考資料:
壹、學習方向不同:
1、法學是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的結合。既要學法律規定和法律運用,也要學基礎的法學理論和爭論,畢業後具備初步的法學研究的能力。當然也可以到實務部門工作。
2、法律專業,壹般就比較具體了,如法律文秘等。法律和法學是兩個不同的專業,法學無論從本身的考生的素質、接受到系統深入的學習等諸多方面都優於法律。
二、學習內容不同:
1、法律專業主要課程:
憲法學、民法學、刑法學、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經濟法概論、婚姻法、國際法、法學基礎、行政法、邏輯學、律師實務、會計學基礎、審計學基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勞動法、婚姻家庭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概論。
合同法、知識產權法、公司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法律文書寫作(中國法律思想史、外國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票據法、保險法、稅法、金融、公證與律師制度、房地產法任選三門)。
2、法學專業主要課程:
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法、商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國際政治。
法學,又稱法律學、法律科學,是以法律、法律現象以及其規律性為研究內容的科學,它是研究與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關於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
法學,是關於法律的科學。法律作為社會的強制性規範,其直接目的在於維持社會秩序,並通過秩序的構建與維護,實現社會公正。作為以法律為研究對象的法學,其核心就在對於秩序與公正的研究,是秩序與公正之學。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法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