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什麽是海嘯?

什麽是海嘯?

海嘯在日語中被稱為“津波”。“津”在日語中是港口、海灣的意思。“津波”就是在地震後襲向港口、海灣的巨浪。對於1993年7月的北海道西南海域地震帶給奧尻島的巨大災害大家壹定記憶猶新吧。

海嘯

1960年5月23日4時11分,由南美洲的智利大地震引發的浪高超過20米的海嘯曾席卷半個地球。地震後約10小時,10米以上的海嘯席卷夏威夷,24小時後日本從北海道到沖繩都遭遇海嘯襲擊,死亡122人。

震源為南緯37~41°,西經73°附近地區。對日本來說,幾乎是地球的另壹端了。從震源產生的海嘯經轉向後直接向日本前進,因此這次帶來的損失才會如此巨大。這次海嘯只用了24小時便傳播了約19,000千米,平均時速高達800千米。

海嘯

當海底因地震而變形時,海面也會隨之變化,形成海浪並向四方傳播。這就是海嘯。

海底的斷裂層多為細長狀,在垂直於斷裂層的方向海嘯的能量最大。海水從海底向海面運動,推進速度為√gh(g為重力加速度,值為9.8米/秒2;h為水深,單位:米)。據此可以計算出智利大海嘯的平均水深為5,000米。

環繞著太平洋的太平洋地震帶經常發生地震和由地震而引發的海嘯。最近幾年常有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遭受海嘯襲擊的報道。人們正在研究各種防止海嘯災害的方法。

海底的斷裂層示意圖

設在夏威夷的國際海嘯警報中心通過使用人造衛星的通信網絡來監視海嘯的運動。氣象局和科技局則通過鋪設在海底的專用電纜,通過安裝在上面的海嘯計來觀測海嘯運動。在海面下幾千米深處的壓力傳感器可以檢測到幾厘米的海嘯。

風浪或巨浪可能會超過10米,但是它的周期只有10秒左右,並且在海底振幅很小,和周期幾十分鐘的海嘯有明顯區別。

海嘯襲來時海面會突然增高,發現這壹現象時應該及時到高處避難。但有時也會發生巨浪先到,然後隔幾十分鐘壹個接壹個襲來的現象。

日本海沿海的海嘯受害者往往是以觀光遊客或因工作關系滯留的人居多。當地的居民因為深曉海嘯的恐怖之處,壹感覺地震發生,首先就聯想到可能發生海嘯,及時避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