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1978年黨的什麽召開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

1978年黨的什麽召開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

(1)十壹屆三中全會;鄧小平。

(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安徽。

(3)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

(4)“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發區—內地”,這樣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試題分析:(1)十壹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揭開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序幕,鄧小平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2)20世紀80年代,我國農村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率先進行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嘗試,實行包產到戶的是安徽省。

(3)我國對外開放,是從設置經濟特區開始的,我國設置的經濟特區有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

(4)我國對外開放已經形成的新格局是“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發區—內地”,這樣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點評:本題難度較低,考查的是學生對於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1978年十壹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作出了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全會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會議還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會議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二代領導集體。歷史意義:我國從此走上了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鄧小平理論是把馬列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產生的理論成果。它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指導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光輝旗幟。最早實行實行包產到戶的是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18戶農民,1982年我國開始全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它建立土地公有制基礎上,把農民的責、權、利緊密結合起來,調動了農民積極性,推動了中國農業的大發展。1980年我國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設置經濟特區,打開了對外開放的窗口。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創建成功,為進壹步擴大開放積累了經驗,有力推動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1988年中央政府作出了設立海南省和海南經濟特區的決定,海南省成為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1990年,黨和國家決定開放上海浦東新區,我國對外開放出現了壹個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