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愛的藝術》——帶妳重構“愛”的世界觀

《愛的藝術》——帶妳重構“愛”的世界觀

“愛”作為人類永恒的命題,人們為之歌頌,歷經悲苦,圓了壹個又壹個獨特的故事,終其漫漫壹生探尋它的真諦。

老生常談的話題,或許重新拾起之時卻難以用語言來描述,我想出這樣壹個辦法來解決:先破後立。

“先破後立”是壹個收起自己對原來事物的看法,然後以壹個“歸零”的姿態重新從事物的本源出發,重構認知的過程。

百科上如是解釋:“愛”是指喜歡達到很深的程度,繼而人為之付出的感情,是人類主動給予的或自覺期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有人將英文單詞“love”的每個單詞拆解成如下釋義:L代表聆聽(listen);O代表付出(obligate);V代表尊重(value);E代表寬容(excuse)。

本書的作者費羅姆認為“愛”並不是壹種任何人都能夠輕易沈迷其中的感情。他認為“愛”是壹門藝術,要求想要掌握這門藝術的人有這方面的知識並付出努力。

“愛”不是狹義上的愛情,而是廣義上的壹切需要精心經營的感情,“愛”並非通過磨煉增進技巧即可獲得,愛是人格整體的展現,要發展愛,就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人格,並朝著有益的目標邁進。

1.大多數人認為愛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愛,而不是自己有沒有能力愛的問題。

2.很多人認為在愛這件事上壹無所學,他們認為愛的問題是壹個對象問題,而不是能力問題。

3.人們不了解墮入情網與持久的愛這兩者的區別

1.愛情是對人類生存問題的回答,愛情是壹種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情緒,其基本要素是:關心、責任心、尊重、了解。

2.博愛(brotherly love)是壹切愛的形式的基礎,博愛是對所有人都有壹種責任感、關心、尊重和了解他人。博愛的基礎是認識到我們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只有當人們愛那些與自己個人利益無關的人是,愛情才開始發展。

3.母愛對孩子的愛是“我愛因為我比人愛”,她的愛是無私的,是故鄉,是自然、大地和海洋。父親對孩子的愛是“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他的愛是法律、秩序和紀律。

4.自愛來源於人們愛的能力,即來源於愛護、尊重、責任和了解。倘若壹個人能夠卓有成效地愛他人,他也會愛自己。

按照理論規範去實踐,集中精神跟制作壹件事,要有足夠的耐心,投入最大的關註任何渴望在愛的藝術中成為行家人,必須決心在其生命的每壹階段都按照愛的理論規範去實踐,集中精力和投入足夠多的耐心,從而開始學習這門藝術。

·克服自戀:客觀地看待人和事物的能力,能夠把客觀地圖層和由欲望恐懼所構成的圖層分開

·理想信念:根植於自己的實踐觀察和理性思考基礎上的獨立的確信

·能動性:從早到晚,始終保持思想和情感的積極性,處於壹種清醒、活力的狀態,避免內心的懶惰

本書中作者的觀點具有超前性,作者糾正費洛伊德關於愛情與性有著不可割裂的關聯,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後者決定前者的錯誤判斷,同時提出愛情是能將本能與欲望控制並以人類高尚的精神性作為應答人類生存問題答案的理性人。此時,人們對愛情的認知不再是生殖沖動,也不再過於偏狹地指向男女之別的性愛。

當今社會忙碌時常態,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也變得越來越深,愛情作為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統壹的歸途,時人類拜托人機孤獨感的必然之路,但實現這壹統壹的前提是擁有愛的能力。

當然每壹個人作為壹個獨立的個體,不論有沒有打算去踏上追求愛情的路途,人們都要通過練習來習得與人相處的方式,唯有如此才能在與他人的聯系中收獲快樂和對生命的感悟,而不是自我封閉、碌碌無為。

放眼當下,我始終信奉壹句: 先自沈穩,而後愛人。 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盡可能地提高自己,不僅是對伴侶的最好承諾,還有極盡生命高層次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