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中國古代第壹位“女醫生”是誰?她有著怎樣的經歷?

中國古代第壹位“女醫生”是誰?她有著怎樣的經歷?

在現代社會的醫學界裏,活躍著很多的巾幗醫者,她們不但醫技精湛、醫德高尚,為眾多患者解除病痛,還用女性特有的溫柔和細膩,贏得了無數患者的好口碑。但在男權為上的古代,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盛行,我們就很少看到女醫生的蹤影了。即便這樣,古代也曾出現過壹些青史留名的女醫生。

那麽,中國歷史上第壹位女醫生是誰呢?她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呢?《史記·酷吏列傳》就對壹個女醫生有記載:“義縱者,河東人也。縱有姐姁,以醫幸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後。”這句話中提到了壹個人,那就是義縱的姐姐義姁,她生活在漢武帝時期,專門替漢武帝之母王太後治病,她就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女醫生。義姁出生於河東農家,自幼聰明伶俐,勤勞樸實。

但天有不測風雲,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年幼的義姁成了孤兒。好在父親的好友領養了她,並將她當成自己的親生女兒盡心撫養。義姁的養父是壹個江湖遊醫,頗懂得壹些常見病的醫治。牙牙學語的義姁就是趴在養父的藥箱上度過童年的。養父帶著義姁走村串戶看病,她總愛跟著學,或在壹邊好奇地看養父給病人望、聞、問、切,或豎起耳朵,聽養父講解醫理。

長期的耳濡目染,讓義姁漸漸喜歡上了行醫。加上她從小天資聰穎,對治病救人情有獨鐘,養父於是決定將自己的平生醫術傾囊相授。但打擊接踵而至。正當義姁跟著養父走南闖北,懸壺濟世時,壹場瘟疫奪走了養父的性命。再失親人的義姁,雖悲痛欲絕,但也更加堅定了她成為壹名具有高超醫術醫生的決心。

後來,義姁打聽到長安名醫鄭無空醫術精湛,受人敬仰,是當時醫界的翹楚,於是,她隨即萌生了拜鄭無空為師學習醫術的念頭。此後,義姁壹邊行醫積攢盤纏,壹邊前往長安尋找鄭無空。當義姁好不容易打聽到鄭無空的住處時,卻吃了閉門羹。因為在醫術“傳男不傳女”的古代封建觀念下,鄭無空是不可能將平生醫術傳給義姁這樣壹個女流之輩的。

但義姁沒有放棄,經過她的不懈努力,鄭無空終於被她的誠意打動,破例收下了她這名天賦異稟的女弟子。在鄭無空的悉心教導下,義姁的醫術突飛猛進。她不僅學到了許多醫藥知識,獲得了豐富的實踐經驗,還能治愈壹些其他醫生眼中的疑難雜癥。並且尤為擅長治療婦科病,每每能藥到病除。從此,義姁的醫術得到眾相鄰認可,深受群眾愛戴,被百姓稱為“女中扁鵲”。

有壹次,義姁接診了壹個外地患者。這位病人腹部膨隆如球,比將要臨產的孕婦還大,臍眼突出,瘦得皮包骨頭,氣息奄奄。家人告訴她,病人已經輾轉求醫數月,但經手的醫生都無能為力。無奈之下,他們只得將最後的希望,都寄托在義姁的身上。

義姁仔細查看了患者的病癥後,先對他施以針灸,在他的腹部和腿部壹連紮了幾針,然後取出壹包密制藥粉撒在病人的臍眼上,用熱水浸濕的絹帛裹住,再輔之以湯藥。沒想到,數天之後,病人的腹部明顯消腫,半月後恢復健康,狀如常人。

壹個將死之人,在義姁的手上起死回生,這事立刻引發百姓轟動。義姁妙手回春的故事便不脛而走,她的名頭也越來越響亮。終於,義姁的事跡傳入皇宮。年老多病的漢武帝母親王太後,派專人詔她進宮。她也因此成為王太後的專屬醫生,並被漢武帝冊封為朝廷女國醫。

在義姁的悉心調理下,王太後的病癥得到了極大的好轉,身體也愈加硬朗,久違的笑容又重新浮現在了她的臉上。義姁因醫治王太後有功,深得寵信,王太後也壹直想方設法報答她。壹日,王太後閑暇之余,召喚義姁到身邊拉家常,隨口問道:“有子兄弟為官者乎?”“有弟無行,不可。”義姁回答道。義姁知道王太後的意思,知道她想要給義姁的親人壹官半職,以感謝義姁對自己的細心照顧。

但義姁同時也明白,自己的弟弟義縱品行不端,不能入朝為官。年輕時候的義縱確實是壹個小混混,“嘗與張次公俱攻剽,為群盜。”因而,義縱在百姓們心裏留下了極壞的印象,成為了壹個為非作歹的痞子式人物。不過,由於王太後特別喜歡義姁,還是將義縱推薦給了漢武帝。漢武帝讓義縱成為了上黨郡中的壹個縣令。

義縱在縣令位置上做得還不錯,“治敢行,少蘊藉,縣無逋事”。於是又被屢次提拔,最後成為定襄太守。也就在擔任定襄太守期間,義縱就在壹天之內判處了400多人死刑。由於他在任期間,枉殺了不少無辜百姓,最終被列入了漢武帝時代的十個酷吏之壹。也正因為他是酷吏,司馬遷才把他記下來,我們也因此知道了他姐姐是這樣壹位了不起的女醫生。(

參考資料:

《史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