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中***各大(1至17)的主要內容

中***各大(1至17)的主要內容

壹大:

黨的“壹大”通過的黨綱主要內容有:確定黨的名稱是中國***產黨;黨的性質是無產階級政黨;黨的奮鬥目標是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的政權,消滅資本家私有制,由勞動階級重建國家,

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直到階級鬥爭結束,即直到消滅社會的階級區分;黨的基本任務是從事工人運動的各項活動,加強對工會和工人運動的研究與領導;黨的組織方面的規定為,在全黨建立統壹的組織和嚴格的紀律,地方組織必須接受中央的監督和指導等。

二大:

中國***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分析了國際形勢和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闡明了中國革命的性質、動力和對象,指出:當前的中國革命性質是民主主義革命;革命的動力是無產階級、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也是革命的力量之壹;

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革命的前途是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宣言實際上制定了中國***產黨的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

黨的最低綱領,即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主要綱領是: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壹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和國。黨的最高綱領是:組織無產階級,用階級鬥爭的手段,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鏟除私有財產制度,漸次達到壹個***產主義社會。

三大:

會議的中心議題是討論與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壹戰線的問題。陳獨秀在報告中,著重說明了中國***產黨決定和國民黨建立革命統壹戰線的依據和過程。

代表們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建立革命統壹戰線的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四大:

這次大會的中心議題是研究和討論中國***產黨如何加強對日益高漲的革命運動的領導、工人階級如何參加民族革命運動以及黨在組織上和群眾工作上如何進行準備的問題。

五大:

糾正陳獨秀的機會主義錯誤,並決定黨的重大方針政策。

六大:

大會清算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路線,同時批判了瞿秋白的“左”傾盲動主義錯誤,明確了當時中國革命的性質仍然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提出了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十大政治綱領:

第壹,推翻帝國主義的統治;

第二,沒收外國資本的企業和銀行;

第三,統壹中國,承認民族自決權;

第四,推翻軍閥國民黨政府;

第五,建立工農兵代表會議(蘇維埃)政府;

第六,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增加工資,失業救濟與社會保險等;

第七,沒收地主階級的壹切土地,耕地歸農民;

第八,改善兵士生活,發給兵士土地和安置工作;

第九,取消壹切軍閥政府的稅捐,實行統壹的累進稅;第十,聯合世界無產階級和蘇聯。大會指出了當時國內的革命形勢是處在兩個革命高潮之間,黨的總路線是爭取群眾。

七大: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舉行。大會通過了毛澤東《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朱德《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大會提出黨的政治路線是: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壹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大會強調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大會通過的新黨章強調了群眾路線和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這次大會是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為抗日戰爭和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八大:

大會通過了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和新黨章。規定了黨和全國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強調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制度,加強黨和群眾的聯系。這次大會為新時期的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

九大:

大會通過了政治報告和黨章修正草案。九大通過的新黨章,錯誤地把“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林彪“是毛澤東同誌的親密戰友和接班人”寫進了總綱;對毛澤東思想作了歪曲的闡述;砍掉了原黨章中黨員權利壹節,取消了黨員的預備期,取消了中央書記處,取消了中央監察委員會等機構。

九大自始至終被強烈的個人崇拜和“左”傾狂熱氣氛所籠罩。它加強了林彪、江青等人在黨中央的地位,使“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和實踐更加合法化。實踐證明,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指導方針都是錯誤的。

十大:

大會通過了政治報告、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和《中國***產黨章程》。十大黨章保留了九大黨章中關於黨的性質、指導思想、基本綱領、基本路線等內容,在結構上作了些調整,條文部分改得不多。總綱中只取消了有關林彪的論述和林彪的論點。

值得指出的是,十大黨章在“左”傾錯誤方面的新發展,主要是充實所謂兩條路線鬥爭經驗的內容,把“批判修正主義列為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的長期任務”;片面提出“反潮流”原則,要求黨員要具有反潮流的精神等。

十壹大:

清算四人幫,回歸經濟路線,重新開始建設中國經濟。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開始改革開放進程。

十二大:

提出了黨在新時期的總任務,這就是: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報告從經濟建設、思想建設、政治建設和黨的建設等方面,完整系統地提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綱領和各項方針政策。

十三大:

報告明確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這就是:領導和團結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

這條基本路線,可以概括為“壹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改。它是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路線的繼續、豐富和發展,是符合我國國情的精辟的理論闡釋。

據此,報告分別提出了發展經濟戰略、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改革開放中的黨的建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等諸方面的基本方針。此外,報告還規定了6個方面的長遠性指導方針。

十四大:

第壹,圍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加快經濟改革步伐;

第二,進壹步擴大對外開放,更多更好地利用國外資金、資源、技術和管理經驗;

第三,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高度重視農業,加快發展基礎工業、基礎設施和第三產業;

第四,加速科技進步,大力發展教育,充分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

第五,充分發揮各地優勢,加快地區經濟發展,促進全國經濟布局合理化;

第六,積極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使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有壹個較大的發展;

第七,下決心進行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切實做到轉變職能、理順關系、精兵簡政、提高效率;

第八,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到新水平;

第九,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加強環境保護;

第十,加強軍隊建設,增強國防實力,保障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順利進行。

十五大: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壹世紀。 大會的議程是:

(1)聽取和審查十四屆中央委員會的報告;

(2)審查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工作報告(書面);

(3)審議通過《中國***產黨章程修正案》;

(4)選舉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

(5)選舉新壹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十六大:

壹、過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經驗;

二、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四、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

五、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

六、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

七、國防和軍隊建設;

八、“壹國兩制”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壹;

九、國際形勢和對外工作;

十、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三個代表的提出。

十七大: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

這次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

參考資料:

中國***產黨新聞網—中國***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