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想當官,就有機會。
概念導航讓每個人都想成為人才。職業發展,人才第壹。企業是員工實現價值的載體。企業只有堅定不移地走企業與員工協調發展的道路,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搶占先機。龐莊煤礦黨委壹直把人才優先發展作為打造行業壹流煤炭企業的重要戰略。範文TOP100堅持人才資源優先開發、人才結構優先調整、人才資本優先積累,為員工成才創造了良好的政策和輿論環境。在龐莊煤礦,資歷和年齡並不重要,評價員工的核心標準是能力和業績。在長期的探索和實踐中,礦區黨政通過工資分配、評優表彰、晉升任用等經濟和政治福利,努力使做出成績的優秀員工口袋有錢、臉上有光,在礦區形成了人人尊重人才、人人渴望成才、人人競相發展的良好局面。
培訓和教育將使每個人都成為人才。以技能培訓和繼續教育為主要手段,讓不同層次的人才學習到更科學的管理理論,掌握更先進的管理理論。
安全生產技術。近年來,企業投入近千萬元用於職工培訓和繼續教育。根據煤礦安全生產的特點,建立了掘進、救援、機電、運輸4個專業12個崗位的實訓基地和多媒體教室,對提升工人操作技術和專業素質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非常重視班組長管理能力和技能水平的提升,成立了“班組長學校”,與當地技師學院合作,開設高級工、中專“雙證”培訓班。定期開展技術工作帶頭人專題培訓,培養和造就壹批優秀技術帶頭人。861名技能人員達到中級以上水平,145名技術和管理人員獲得中級以上職稱,9名員工被徐礦集團評為“優秀專家”、“拔尖人才”和重點培養對象。充分借助社會智力資源,實施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653工程”。通過與中國礦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等知名高校合作,600多名幹部職工參加繼續教育,獲得大專、本科或碩士學位證書,為企業發展儲備了人才和智力資源。
第二,能幹事就有舞臺。
有了實踐,青年才俊迅速成長。為了讓新大學生盡快適應企業,盡快做出貢獻,經過崗前培訓,根據新大學生的專業、性格、特長,合理安排為期壹年的輪崗實習,讓每個大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安全生產、企業管理等工作流程。試用期內實行導師制和雙師制,為每個大學生指定壹名礦級領導作為成長導師,指定壹名工程技術人員和壹名優秀工人作為技術技能大師,使每個大學生都成為理論知識紮實、專業技能過硬、現場經驗豐富的優秀人才。建立大學生職業規劃與成長日記,定期組織專題座談交流,讓大學生聚在壹起暢談成長願望,交流工作經驗,用自己的經歷互相幫助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讓每個大學生都有計劃、有目的地發展。來自全國39所高校、涉及26個不同專業的120名大學生在礦山茁壯成長。5名優秀大學生被集團公司提拔重用,21人走上副處級以上管理崗位,近30人被聘為技術總監、副總工程師等重要技術管理崗位。
搭建實現人才最大作用的舞臺。為了充分發揮才能,我們需要為他們創造廣闊的空間。近年來,礦區黨政圍繞創新和效率做文章,通過搭建平臺、創新形式、拓展範圍等方式,努力讓人才發揮最大潛能。定期組織群眾性崗位練兵、技能比武、技能競賽等競賽活動,讓頂尖技術兵、壹流人才脫穎而出;通過電視、網絡、廣播,大力宣傳經驗和事例,教育引導廣大職工緊跟先進、攀登壹流,在礦區營造了濃厚的比、學、趕、幫、超的氛圍。完善創新激勵機制,為各類人才施展才華提供了良好廣闊的空間,爭創壹流標桿、發揚光大蔚然成風。“管理創新年”、“管理提升年”等活動相繼開展,實施管理創新項目41個,完善規章制度150多項,形成了具有企業特色的“封閉管理”、“缺陷管理”等管控模式。設立科技創新專項獎,實行科研項目目標責任制。尊重員工的首創精神,所有由員工自主研發和推廣的創新項目都以員工自己的名字命名。近年來,完成自主科研項目120余項,徐礦集團推廣應用項目20余項,獲得徐礦集團以上科技進步獎16項。礦用正壓柔性風道分流器、大傾角工作面防跑車裝置等多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專利證書。大力推進降本增效工程,鼓勵員工參與生產系統和設備的升級改造。自2006年以來,已完成30多個節能改造項目,節約用電800多萬千瓦,有效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
第三,成功了才有地位。
待遇傾向於激發人才競爭意識。有激勵就有動力,有動力就有競爭,有競爭就有發展。在人才隊伍建設中,礦區黨和政府通過傾註感情、傾斜待遇,營造和形成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定期對符合條件的優秀員工進行技能鑒定和職稱評定,根據不同崗位、工種的技能水平和職稱等級發放特殊津貼補貼。設立特別貢獻獎,每季度對安全、生產、技術、管理、政工六條工作線主要管理幹部的工作表現進行考評,評選出壹批作風務實、能力突出、成績突出的典型人物給予特別獎勵;開展了優強部門和分支機構領導人物評比活動,定期對職能部門和單位黨政正職進行評比,對壹定時期內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定期開展最佳區(隊)長評選,學習《白班組管理法》爭當“六好”班組長競賽,努力使各級優秀人才在企業發展的同時得到實惠。為使各類人才實現物質和精神雙豐收,該礦定期組織各專業優秀人才集體旅遊、郊遊。今年,為增加對集團公司的貢獻份額,礦區黨政以“上海世博會”為契機,開展了“產量再上臺階、安全工作再立功、增產多貢獻、百名先進人物訪世博”競賽活動,在礦區掀起了壹股人人學先進、趕超先進、爭創先進的熱潮。
競爭選拔,有所為才有位置。在人才隊伍建設中,礦區黨政高度重視政策和機制的導向作用,始終堅持“有所為才有所位”的原則,大力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了完善的後備人才隊伍,定期調整補充範文寫作。擴大幹部選拔的公開性,實行幹部考察公示、差額考察、任前公示等制度,通過公選、公推、公選、直選等方式形成規模,競爭上崗走向經常化、制度化、規範化。三年來,礦黨委先後改選了40多個基層黨支部,公開競聘了20多個副處級以上管理崗位,在7個單位實行了黨支部書記直選。1名畢業不到五年的優秀大學生順利通過組織考察和民主測評,被聘為礦長助理。實行了幹部履職專項效能監察、中層管理幹部履職評價、領導幹部廉政報告、管理幹部履職民主測評、安全生產“黑名單”等制度。幹部問責制、辭職制、末位淘汰制、不稱職不稱職幹部的考核認定標準已經成熟。50多名幹部因失職和不履行職責受到問責和告誡,65,438+00多名管理幹部因工作作風受到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