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

《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

《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

 當看完壹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麽能落下!但是讀後感有什麽要求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1

 松下幸之助壹生經商70多個年頭,經歷眾多坎坷周折,但是這位商場上的阿修羅,終於堅持到最後,實現了自己“經世濟民”的理想。這本書剛剛開始讀,對松下幸之助本人談不上太多的了解,但是依然有許多感觸,在這裏分享壹下。

 為什麽讀這本書?我想原因在於松下的成功,也在於他的堅韌耐久,在於他的厚重的商業積澱,甚至在於他平實的文字。他的自序裏有立花大龜師-父對他的評價:“他是抱著崇高理想的壹個人,對於任何困難險阻,都能泰然處之,並以積極堅強的忍耐力,加以克服解決。”其實每壹個幹事業的人多少都有這樣的品質,關鍵只在於他是否選擇了壹個正確的事業以及他是否以這樣的態度堅持到最後,松下成為為數不多的壹個。

 從小定下誌向,這是松下最為寶貴的財富。現時很多大學生,畢業工作好多年尚無法給自己準確定位,隨波逐流,壹任光陰蹉跎。松下的父親很早的時候就給他訓示:“要發跡啊!偉大都是自從小做學徒幹起,經過千辛萬苦才成功的。不要灰心,要忍耐啊!”“希望妳以後繼續當學徒,以後做生意。我認為這事最好的壹條路,不要改變誌向,繼續做學徒吧。”“繼續做學徒,將來以商立身。”松下在書中多次提到,父親因為失意而反復叮嚀的話成了松下最原始的動力,尤其父親在松下12歲的時候突然去世,這樣的叮囑更成為了壹種遺誌,在每壹次面對困難時激蕩充斥松下的耳際。

 機智過人是松下能成功的特有天分。在腳踏車店順風順水,衣食無憂每年還稍有結余的6年學徒生涯,最後竟促成他“制定了壹個荒謬的計劃”—從事電器事業,時年15歲的他,也就是在1910年日本產業界進入第二次革命階段的初期,就如此警覺樂觀地預測到電機事業的未來,妳能說是純屬偶然?或是學徒生涯歷練的火眼金睛?不,我認為更多的是天分,壹個商業奇才的天分!

 “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看到電機事業的美好前景,所以立誌到了大阪電氣公司,吃苦耐勞又聰穎好學的年輕松下22歲就做到了電氣公司的檢查員,但又是在這壹事業巔峰時期,他辭去這份好差使,決心自立,此時他已經掌握了所有的電氣師傅的基本技能甚而能夠研發電燈插座了。壹切決定看似突然,實則完全吻合他從小的誌向,既要完成技能和經驗的原始積累,又要準確的把握每壹個時機,壹切的行動和決定年輕的他仿佛手到擒來,讓人肅然起敬。

 從決心自立到的到第壹份訂單,這是壹個只有切身經歷過才能體味個中滋味的過程,用鳳凰涅槃形容我想壹點也不為過,他寫到:“我無論如何不願意放棄這個工作,也沒有任何打開困境的妙方,可是,說也奇怪,我並不打算去做別的工作。我的內心深處,對這個工作的前途好像很有信心的樣子。雖然站在非擔憂不可的立場,心裏卻熱衷於改良與制作。這是無法用常識判斷的心態。”這種堅持是鮮有人為之的,看到這裏,除了感覺到震撼,妳還能做什麽呢,平時生活工作中的那些困難跟他比起來,還能算什麽呢?

 自接到訂單起之後的工作,我們可能會熟悉些了,甚至有很多感觸也能感同身受,比如第壹篇最後有段文字:“如果壹個人做事能忍耐到底,即使原來的計劃不成,周圍情勢的改變,也許會出現另外壹條活路,也許和最初的計劃相差很多,仍然可以達到成功的目的。”“我認為:做事壹定要有強烈的執著,絕對不可輕言放棄,但也絕對不可執迷,要有臨機應變的靈活頭腦。其間的取舍進退,很難掌握。”其實松下本人是已經掌握了,他的壹生有多少次經歷需要他,沈著冷靜,取舍進退,又有多少次經歷需要他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2

 開始看《松下幸之助自傳》這本書的時候是抱著完成任務的態度去看的,看完之後有很多收獲,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學習都得到了壹些啟示,下面就從這三方面談談我的感受:

  工作方面得到的啟示:

 成功的秘籍或許很多,但誠信壹定是排在前面的,做生意最怕的就是信用,壹旦信用不好被拉入黑名單就難再立腳了。100次試驗做出的電池燈缺因為“特殊”而銷不出去,不是因為松下先生的誠信的話就真的失敗了,壹次次的嘗試,壹次次的失敗都是成功的必經之路。聰明人總是會想辦法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前提下減少工作量,松下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品質比人家號,價錢比人家便宜”,具備這樣的條件就為銷售奠定了基礎,而銷售靠的是誠信,在銷售遇到瓶頸時是松下先生的信譽與真誠打開了成功之道。創意是賣點,價格是競爭力;高效利用有限資源是制勝法寶,業務能力強是晉升的最強硬核。遇到同行競爭時也是合理分析,“做壹點改變”走出壹條屬於自己且適合自己的道路。

 發展的過程中不能急於求成,要穩中求勝,要看準時機再出手,要隨時就位蓄勢待發。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臺上壹分鐘,臺下十年功。接受別人建議也是必不可少的,壹個人做決定難免考慮不周,多人的話即使不是頭腦大爆發也可以考慮相對成熟。松下先生看人很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沒有人是不需要認同感的,只要妳給到足夠的信任,那麽這個人才會有更加強烈的責任感,壹心壹意為其辦事。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不是想著裁員,而是想著鼓舞員工的'誌氣壹起度過難關,從最開始自我發展考慮到國家的發展,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從私心轉到大公無私,不僅發展了自己公司的業務,也為國家做出了貢獻。

 松下先生的成功,管理、經營之道是有很大幫助的,壹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如果集中全員的智慧那將是不可思議的。松下先生在培養人才方面也是下了功夫的,根據長期人才培養計劃開設了各種綜合性的系統研修、教育講座等。松下先生認為,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人才的鑒別不能只看外表,人才效應不能急功近利,領導者不能操之過急,要腳踏實地。最後壹點就是做任何事情壹定要沈著冷靜,不能急躁,要考慮後果,不能妄下定論,最後很油可能因為自己的壹個錯誤決定而導致壹系列不必要的麻煩。

  生活上的啟示:

 上學的時候,朋友說“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當時只是覺得這話很對,但並不能體會其中真意,生活不會總是艱難的,只要保持初心,壹路向前,幸福就會向妳招手。現在這個時代沒有戰亂,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沒有理由不積極向上的生活。書中有這樣壹段話“按照現在的生活方式,到死也好不了。向我看齊吧。我不大好意思開口,妳的欲望太深。

 又要事業發達,又要錢,又愛名譽,又想服務社會,又希望員工高興,又想遊山玩水,又想身體健康……這樣繼續下去,失眠是不會好的。就是不全部丟掉,也該有所節制才好啊!”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當我們太累了就要學會取舍,有欲望固然是好的,但是欲望過多,身體也是吃不消的。松下先生的為人處世也是令人驚嘆的,真誠對待別人,別人才會真誠的對待妳。

  學習上的啟示:

 “凡事要由易入難這是常識,也是成功之路。”還是那句老話“活到老,學到老”,松下先生9歲就輟學當學徒,但仍然沒有放棄學習的機會,成為了“經營之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幹壹行愛壹行,不管從事怎樣的職業壹定要熱愛它,並且專註於它,不以善小而不為,成功都是從小事開始積累的。持之以恒,也是松下先生的壹個高尚品格,任何事情只要是正確的就壹定要堅持下去,就算到最後沒有實質上的收獲,但在自己的人生經歷上也會是濃墨重彩的壹筆。

 讀完這本書收獲頗多,平凡的人創造不平凡的人生,誠信做人,用心做事。

《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3

 去了壹次成都,感觸頗為深刻,生活也許就是這樣,壹直呆在壹個地方不出去,思維與眼界受到局限,出去走走,放松心情,順便也能感悟和學習到很多東西,感悟壹個地方的風土人情,旅程中順便也讀完了《松下幸之助自傳》書籍,走之前已經讀了壹半,又把剩余壹半讀完,這本書是博哥贈送的,上次8月8日在聽博哥講座後,他是我曾經的同事,也是生活中的好朋友,從他身上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他讀書特別多,把自己的經歷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他贈送的壹本書,回來因為壹直有事,斷斷續續的今天才讀完,感觸頗深,他屬於傳奇的人生。從這本書的壹***十五章,不含序章與末章。總書***247頁數,也不是很多的,分天看壹個周內也就完成了,簡單的從松下電器,松下幸之助本人,對松下幸之助的管理企業的學問,及最後通過讀完這本傳記後的松下幸之助的感悟。

 首先是對松下幸之助及松下電器的簡單的壹個簡介

 在壹般人眼裏,100日元是微不足道的,也就是現在的人民幣6.5元,但是有壹個人卻用那100日元的資金,創造了電器界的奇跡,他就是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說:“每壹個天才曾經都是壹個孩子,每壹個孩子日後都可能是壹個天才。”而他自己就是這句話的壹個典型論據。松下生在壹個籍籍無名的農家,因家庭貧困九歲輟學,獨自壹人前往大阪,開始在火盆店當學徒。10歲時進入腳踏車店當學徒。在腳踏車店當學徒時期,他壹面學習關於腳踏車的修理技術,壹面學習做生意,這為他日後開創松下電器奠定了最初的基礎。13歲做了第壹筆生意後,松下定決心辭掉了腳踏車的工作,到大阪電燈公司做見習生,由此開始了他的“電器人生”。

 進入大阪電燈公司後,他在努力學習、工作的同時,對電燈插頭進行鉆研,最終帶著創業的夢想離開大阪電燈公司。自此,開始了他漫長的創業過程,再到後來擴建工廠、成立公司、發展其它產品、走向世界。松下壹路走來直至最終收獲成功,過程中有太多值得我們去學習。

 其次就是松下幸之助其人

 松下從小日子就過得十分艱辛,少年時代的他只受過4年小學教育,盡管環境壹直都非常艱苦,但是松下從來沒有懈怠過,艱苦的生活才得以讓他銳意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況。1918年,23歲的松下在大阪建立了“松下電氣器具制作所”,當時環境很艱苦,但松下幸之助帶領制作所員工壹同努力、創新,連續推出了先進的配線器具、炮彈形電池燈、電熨鬥、無故障收音機、電子和真空管等壹個又壹個成功的產品。7年之後,松下幸之助成了日本收入最高的人。

 松下幸之助很註重對員工的教育。松下從小因生活所迫沒有接受到正規教育,但是他對知識對教育相當重視。當年輕的他來到大阪電燈公司做練習工,明顯感覺到自己知識欠缺,主動上了夜間大學。白天他辛勤工作,晚上拼命學習科學知識。所以當松下創辦了自己的企業,有了自己的員工後,他就著力培養員工的企業精神和企業文化,註重對員工的教育。松下每周都要在員工大會上作演講,並制訂了松下員工守則,還創作了松下的歌曲,使團隊凝聚力大大提升,每個松下員工都以自己是松下的壹員而自豪。所以在松下的公司很少出現勞資糾紛。

 松下對工作非常努力認真,任何事他都絲毫不懈怠,致力追求完美。而且,他有著獨到的眼光,了解人們對產品的需求,進而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研究,使得產品的品質能最大限度地符合人們的需求。松下總是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信心和極大的熱情,他有著鍥而不舍的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正是因為這些,他才能不斷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4

 2月份在公司的倡導下,有幸讀了《松下幸之助自傳》,對這位“經營之神”的傳奇人生有了認識。結合我在鄭開碧桂園客關部的工作經歷,談幾點對這本書的個人認識和感受。

 1、銷售前的奉承,不如售後服務。這是制造永久顧客的不二法門。

 這句話對我們這個主導售後維修的部門來說,真的很貼切。業主在銷售階段就像剛談了戀愛的情侶,對碧桂園的感受全是歡喜和期待。經歷過漫長的等待直到交付,發現了我們的種種不足,期望值過高而實際交付落差較大導致業主投訴。如果我們售後服務能夠做好,把房屋交付後的維修服務做好,想盡辦法來提高維修服務滿意度,在質保期內維修階段打個漂亮的翻身仗,會逐步建立業主對我們的信任和口碑。

 2、要把顧客的責備當成神佛之聲,不論責備什麽,都要欣然接受。

 這句話又讓我聯想到我們的客服工作。我們每天要面對很多客戶,除了報修,聽的最多的是責備、埋怨、訓斥,大部分是斥責我們維修慢或者修的效果不太滿意。當我讀這本書看到這句話,突然有了頓悟。我們被責備後經常吐槽,覺得業主脾氣大、說話難聽,其實仔細想想,客戶為什麽會發火,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做好。所以,當看到松下先生說“要把顧客的責備當成神佛之聲,無論責備什麽,都要欣然接受”,使我對客服工作又有了新的理解,多反思自身不足,勤思考我們怎樣能做的更好。

 3、做任何事情都壹樣,很難按照預定的計劃獲得成功。如果壹個人做事能忍耐到底,即使原來的計劃不成,周圍情勢的改變,也許會出現另外壹條活路,也許和最初的計劃相差很多,讓然可以達到成功的目的。

 松下先生壹生起起伏伏,創業做插座不成功,卻意外做風扇底座賺了錢。這段經歷也印證了上帝在給妳關了壹扇門的同時,也給妳打開了壹扇窗,只要妳能夠堅持忍耐、持之以恒,總會有奇跡出現。

 4、對賣不出去插座不悲觀,仍然苦心繼續努力,引來了底盤的訂單。做事壹定要有強烈的“執著”,絕對不可輕言放棄,但也絕對不可“執迷”,要有臨機應變的靈活頭腦。

 上面壹個感悟說要堅持,這裏就要“推翻”了。執著和執迷,雖然字面意思很相近,但卻意義不同。做工作或者任何事情,不可輕言放棄,要有強烈的執著信念,當然如果發現方向是錯的,就不能再執迷不悟,要有隨機應變、舉壹反三的能力。

 5、常常有人說做生意有賺有虧。就在賺賺虧虧之間,事業會發展下去的。我可不這麽想。我認為生意是拼出來的,做生意,下多少功夫,必定能獲得多少成功。做生意是:景氣也好,不景氣也好,都能夠鞏固進展的基礎。

 以上是松下先生的原話,我最喜歡的壹句:生意是拼出來的,做生意,下多少功夫,必定能獲得多少成功。換在工作上,就是付出就會有回報,而且付出和回報的比例是相對應的。執意進取、拼搏向上,也正是我們碧桂園優秀人才中十大關鍵素質的要求之壹——不畏艱難。在工作上下功夫,認真對待,總會有成果。

 6、如果在我忙得團團轉,窮的要命的時期,壹個又壹個地生孩子,會怎麽樣呢?也許為了照顧孩子而不能專心做生意,在發展上便會有不同的結果吧。

 這段話是松下先生在描述結婚7年後喜得第壹個孩子時寫下的。這件事情和我們在職場上,尤其是職場女性,啥時候生娃也很相似。在事業上升期,到底是選擇先結婚生孩子,還是晚點生孩子,對大部分女生都是壹個考驗。仿佛妳選擇了早早生孩子,工作上就會被拖累,無法專心投入工作;妳選擇事業穩定也許到了30幾歲要孩子,又會面對身材不好恢復或者被人替代。不過松下先生的這段經歷倒是告訴我們,在沒有足夠資金養活孩子的時候,最好先打拼事業,等到做好了準備,再迎接孩子的到來。

《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5

 《自來水哲學:松下幸之助自傳》是壹部松下幸之助傳奇人生的案例的經營學教科書,松下電器在動蕩的社會形勢下多次化險為夷,松下幸之助從中領悟和總結出了獨到的壹套企業經營理念和管理方法。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800字,我們來看看。

 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800字壹

 松下幸之助,壹般人大多會感到陌生,但要說起松下電器,那可以說盡人皆知了。它和東芝、三洋、日立、索尼等在中國家喻戶曉。本人也是松下電器的受益者之壹。結婚的時候,買了壹臺錄像機就是松下的,給新婚的生活平添了許多快樂。

 近日讀了松下幸之助的自傳,對於松下電器的來歷有了較深的了解和感悟。松下幸之助,100日元起家,努力奮鬥,最終使自己的企業成為了國際知名品牌。這其中的飛躍靠的是什麽呢?

 松下是從小吃過苦的,有過艱苦的生活經歷,使得自己能夠銳意改變自己的生活境遇,那就是通過拼命的工作,絲毫不懈怠。無論做什麽事情,都極其認真,追求產品的精致。它有獨到的眼光,知道人們的真正需求。進而投入大量精力去研究,並使自己的產品品質做到最好。優良的性能、合理的價格,獲得的方便心理感受。是大多數人需求的,這就為產品的銷售創造了有利條件。

 松下對自己要做的任何事情都能充滿信心,從不懷疑事情會有辦法解決,帶著極大的熱忱,總會找到思路。他有鍥而不舍的精神,為達成目標奮進開拓。良好的心理素質、堅定的信心是他不斷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證。

 松下從小事做起,每個不起眼的工作他都認真去對待,並從中尋找到快樂;當他事業走向發展壯大,他的思想境界又得到了升華,他覺得工作不是為自己,賺錢也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回報社會。自己所作的壹切都具有社會責任感,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要做國際人。通過與佛門弟子的對話,他感悟到佛是能給人帶來精神寄托的深,而自己便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給人類帶來物質上的快樂和享受。他雖然不信佛,但他做的壹切卻是佛壹樣的布施恩惠。廣澤天下。這是很高尚的。事業的擴大,帶來自己思想境界的提升,深刻理解了經濟二字的含義。能理解到這壹切,那絕對是人生的最大快樂。

 松下在社會上打拼,靠的不是背景和雄厚的資金,靠的是拼命工作和服務。他的敬業精神,深深地感動著社會,使客戶感受到他確實為了社會,這就為自己贏得了信譽。他的廣告就是用戶的口碑,流傳到社會,就成了最好的吸引效應。

 松下能夠發展壯大,在於他有很好的超前意識,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善於發掘人的潛能,提前著力培養,放手讓他們去工作,自己定下方針大略,這是壹個企業的生命力所在。無論對於生產和銷售,他都有自己獨到超人的見解。並付諸實施。他以自己的努力,身體力行,感染著員工,使他們明白工作不是為了老板,而是為了自己,是員工自己的事業!這就使他們迸發了極大的熱情,努力為公司去工作,自己的才能得到施展,企業旺盛的生命力給自己帶來的是精神和物質的享受。

 松下的壹生,給自己也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物質和精神享受,他的管理理念和信念深深的影響著後人。這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巨大的精神財富。使企業的生命力和動力源泉。當我們今天在享受著高科技給我們帶來的愉悅感受,用著松下電器的時候,;當我們在工作時,感受著松下的管理理念,享受著他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積極熱情的工作時,我們心中都會對松下先生充滿敬意。他絕對是很了不起的壹個人。他的壹切對於我們每個人的工作都有很好的指導意義,能夠深刻的感悟快樂的人生。工作不再是負擔;不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壹種崇高的事業,樂在其中!

 通過近來的工作,更感受到現在的海爾綠城,她正是這樣壹個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團體,其經營理念深深地吸引了我,其企業文化真誠、善意、精致、完美,是松下理念在這裏的活學活用。綠城的含義代表著希望,代表著強大的生命力,她的管理不同於以往經歷過的企業,每個員工的工作表現,每壹天都在感動著我,使我願意用自己的經驗和智慧去努力工作。盡快地融入這個氛圍,提高和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