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大會的主題是“新工程、新成就、新起點”。大會在教育部和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共同指導下,由信息技術與新工程產學研聯盟和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共同主辦。大會吸引了聯盟各工作委員會主任、高校成員單位代表、企業成員單位代表以及開展新工科、產學合作、教育的高校和企業代表約600人參加。
這些新型工程人才培養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齊聚壹堂,解讀新型工程建設和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分享成熟的方法和思路,從已有成果中挖掘亮點,幫助梳理下壹階段新型工程建設的目標。
中國工程院院士、聯盟主席、教育部高等學校軟件工程教學委員會主任張堯學院士首先致辭。他說,聯盟的成績是在教育部和工信部的領導下取得的;這離不開高校的積極行動。他指出,聯盟自成立以來,積極推進信息技術新工科課程建設,培養了壹大批創新型優秀工程人才,覆蓋了新工科人才培養的全產業鏈,在新工科專業和課程建設方面取得了壹系列重要成果。張堯學介紹,2020年9月,聯盟在京召開新壹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修改章程,確定新的組織方案,擴大理事會規模,設立常務理事會。張堯學在發言中指出,要加強聯盟自身能力建設,充分發揮連接高校和企業的平臺功能,盡快形成未來信息時代創新人才的有效培養模式,讓新工科在中國落地生根。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科技處處長高東峰在講話中指出,這是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建設高水平強國要求的重要舉措。高東峰表示,要開拓新境界,深刻把握建設高素質信息技術人才培養體系的內涵要求,並提出三點參考:完善信息技術領域專業結構;優化信息技術人才培養結構是關鍵;實現新發展紮實推進新型信息技術工程建設。高東峰指出,要不斷加強產學研用融合,繼續深入推進產學合作教育項目實施,支持高校和相關企業建立產教融合合作教育基地。他表示,新工科建設處於深水區,希望聯盟落實國家戰略,發揮好智庫作用,為新工科的深化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發展司軟件產業處處長王薇薇在致辭中表示,自2017以來,聯盟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高校和行業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王薇薇對聯盟下壹步工作提出三點建議:壹是深入行業需求,強化使命驅動;第二,與多方緊密合作,提升服務能力;第三,創新工作機制,打造融合生態,探索面向行業需求的科技創新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
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教育部計算機專業教學委員會副主任黃在會上做了新工科聯盟工作報告。黃首先向與會嘉賓介紹了聯盟每年的工作:匯聚政產學研用資源,對接高校,服務師生;推進新工科專業建設(圍繞新工科專業成立工作委員會,編制新工科專業建設方案,舉辦系列專業建設論壇);教師培訓;課程資源建設;基地建設;能力評估;模式探索;疫情期間的創作工作(宣傳向成員單位匯報抗擊疫情的先進事跡,組織新工科課程建設網上論壇,推進產學合作課程試點)。隨後,黃在會上闡述了聯盟的工作計劃:探索新模式、互聯互通、資源匯聚、規範升級。
會上,清軟集團因其在2020年疫情期間在線教育、行業院校建設、教育部產學合作教育項目、新工科師資培訓等方面的突出成績,被授予“2020年新工科建設突出貢獻企業”。青軟集團總裁李占軍被聘為聯盟首任理事,並代表集團接受了榮譽卡。
在以“新發展、新模式、新探索”為主題的圓桌論壇上,清軟集團戰略規劃總經理金誠與在場嘉賓共同探討了來自2020年新工程建設新發展的創新探索與有效發揮,給在場嘉賓帶來了壹場精彩的思維碰撞。
在教育部和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指導下,由中國軟件行業協會聯合國內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和工業企業於2017成立了新型信息技術工程產學研聯盟。聯盟旨在通過聯合各單位,發揮多維度優勢,推動信息技術領域新工科的建設。
作為聯盟理事單位,清軟集團始終堅持從產教融合、科技賦能等角度發揮自身力量,幫助高校培養適應新的工程建設理念和行業發展需求的創新型優秀工程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