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第四次會議決議公告來看,公告中通過了6項提案,其中4項捐贈信息尤為搶眼,1。貴州茅臺向貴州省見義勇為基金捐款200萬元。捐贈1200萬元用於酒精火災處理專業隊伍建設。捐建生活汙水處理廠2.6億元。捐資5.46億元用於習水縣西新大道建設等,對此,部分茅臺股東坐不住了。他們在網絡社交平臺上公開質疑,貴州茅臺董事會違反公司章程,未取得股東大會授權。年內,為我們的中小股東捐贈了13.92億元!相當於每股捐贈1元。
茅臺作為網絡流量大的用戶,這次被自己的股東實名舉報,引起了大規模的網絡關註。從輿論趨勢來看,茅臺的企業形象和品牌形象受到了沖擊。同時,更有專業人士表示,作為國內白酒行業的領頭羊,茅臺真的有責任站出來說清楚。梳理茅臺股東的文章內容後,不難發現,茅臺公布的捐贈信息確實需要說明,壹是不合理,二是違規。作為壹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捐贈行為本身沒有什麽值得質疑和譴責的。應該在回饋社會的能力範圍內受到表揚。茅臺的捐贈為何能引起股東的嚴重不滿?
臺灣2020年成為博鰲亞洲論壇戰略合作夥伴的捐款總額為羊頭賣狗肉,對外宣傳為茅臺集團;向仁懷市人民政府捐款2.6億元建設汙水處理廠,向習水縣人民政府捐款不超過5.46億元建汙水處理廠建壹條新的西新大道,就是明裏建壹條棧道,暗裏過壹個舊倉庫?侵犯中小股東利益,拉地方市場建西新大道,就是在有舊路的時候建壹條新路,只需提速25分鐘!5月10日開工建設的西新大道,直到10月26日才對外公布。西酒,貴州茅臺西新大道最有利的競爭對手,不花壹分錢就能享受成功!
知情人士透露,事件的起因是茅臺酒本身,在公告時間和捐贈決議方面,確實缺乏事先與小股東溝通,等待回復。單看這壹點,茅臺應該有大企業的態度,承認它確實忽視了中小股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