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公映的《長江圖》壹如既往地的上演著文藝佳作“叫好難叫座”的尷尬。排片少,而且多在非黃金時段,讓不少文藝片粉絲、擁躉,鮮有更多的選擇余地和空間。藉此,片方、導演、演員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的付出也就很難得到盡可能多的認可與回報。
不過,稍顯欣慰的是,仍有不少電影人在堅持藝術追求,壹些觀眾也在以各種方式支持著小眾卻不小氣的文藝片市場。就好像我今天壹早乘車近壹個小時,趕看早場《長江圖》壹樣,原以為周末日大家都在睡懶覺,進場卻發現,已有十多觀眾靜坐其中,靜待電影開畫。不知怎的,此情此景,卻在我心中泛起絲絲酸楚、點點感動。
追看《長江圖》我是慕名而來。影片曾獲第6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並收割了極具分量的第6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作為影片金牌攝影,李屏賓是臺灣電影大師侯孝賢的禦用攝影師,曾多次在臺灣電影金馬獎、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上獲得殊榮,是華語電影圈攝影師中的神級存在。正是在他“鬼斧神工”般的掌鏡下,《長江圖》才猶若壹幅美輪美奐的水墨山水畫,以充滿詩意的鏡頭語言,為觀眾獻上了壹道視覺、心覺上的珍饈美饌、饕餮盛宴。
《長江圖》主演秦昊是公認的文藝片男神,演技派中的老司機,也是國產文藝片的福星。由其領銜的多部文藝佳作數次提名、獲獎國際A級電影節。《長江圖》中,秦昊出演子承父業的船長高淳,壹個逆流而上尋尋覓覓亦真亦幻愛情、神女的,有些頹廢,亦有些偏執、病態的中年男人。
相比秦昊這樣的老司機,《長江圖》女壹號安陸的扮演者辛芷蕾,在參拍該片時,則還是資歷尚淺的演藝新人。不過,涉藝雖淺,其演技卻盡顯純熟與老道。《長江圖》裏,辛芷蕾將壹個性格堅毅,行為彌篤的神女,拿捏得韌勁十足,可圈可點的表現亦令人眼前壹亮。尤其是她的眼神中,始終綻放著壹種光芒,堅毅、堅韌,不舍棄、不放棄,無縫貼合著安陸復雜的內心世界、繁雜的思緒空間。
在那場江邊邊奔跑邊吶喊“高淳......”的戲份裏,辛芷蕾將安陸的絕望與決絕拿捏的淋漓盡致。而在稍後的“跳格”鏡頭中,安陸那種絕望後的放下、釋然,亦被辛芷蕾輕盈卻不失分量的肢體語言,詮釋的恰到好處。
這兩場戲裏,雖沒有對辛芷蕾的逆光、高光大特寫,也沒有刻意捕捉她的面靨、明眸,辛芷蕾也只是通過貌似簡單的形體語言、肢體動作,就精準地傳達出了安陸的心性,演技、實力可見壹斑。明明可以做文藝片女神的顏值擔當,卻偏偏要用實力證明自己。辛芷蕾的爆發力、可塑性,在《長江圖》中得以全情盡現。
好的電影離不開好演員的演繹,更離不開方方面面的辛勤勞作。以男女主演秦昊、辛芷蕾為例。據說秦昊是毛遂自薦出演高淳的,為此,他還學習了不少駕船、修船知識,在船上封閉式體驗生活數月,敬業精神令人感佩。
由於劇情、戲份所需,辛芷蕾的際遇則更加淒慘。封閉體驗生活是最基礎的,研讀劇本,揣度人物心理、拿捏人物性格也都是必做的功課。不僅如此,大冷的天,辛芷蕾多次要浸泡在冰冷的江水裏,在泥淖中光腳跋涉,在山巒間崎嶇前行。
盡管天氣和河水時常都把人凍得瑟瑟發抖,但辛芷蕾卻不能讓眼神走神,讓面靨變形,更不能讓嘴皮上下打架。因為,如果那樣,就很難將安陸的心緒精準的呈現出來......功夫不負有心人,辛芷蕾的演技不僅獲得了片方、觀眾認可,更在國際電影節上收割了世界級演技大神梅麗爾斯特裏普的點贊和撒花。
值得壹提的是,《長江圖》中,為了更加貼合安陸這個角色,辛芷蕾全程素顏出鏡,“文藝片素顏女神”佳譽,實至名歸。
《長江圖》讓辛芷蕾奉獻了自己演藝生涯中的多個第壹次,其中包括與秦昊的激情戲。稍顯可惜的是,那場長達五分鐘,有些病態,也有些情色的,“壹邊討論詩詞壹邊愛愛”激情戲,審查時,被刪減了。
《長江圖》是部文藝片,也是件藝術品。壹次攝影藝術的盛綻,壹次演技實力的怒放,壹段逆流人生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