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壹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在至高無上的皇權之下,古代大臣無不謹小慎微,唯恐稍有壹點兒差池就落得家破人亡的悲慘下場。在兩千多年前的漢朝皇宮裏,由皇帝下詔舉辦的壹場酒宴就再次向世人揭示了這個道理。
▲漢代未央宮數字復原
公元前143年正月,漢景帝劉啟宴請條侯周亞夫於未央宮,大殿內鐘磬齊鳴,肉味撲鼻、酒香四溢。此次陪伴景帝宴請功臣的還有剛滿十四歲的太子劉徹,幾人在欣賞歌舞美姬之余,侍者將佳肴依次呈上,場面壹片祥和。欣賞完歌舞後,漢景帝下令開宴時,條侯周亞夫才註意到自己案幾上的肉並沒有被切成肉塊,而且侍者也沒有給他準備筷子。曾經位居丞相高位的周亞夫,以為這是負責酒席的侍者失誤所致,臉上便立刻顯露出不悅的神色,呵斥他們工作失職,並向其索要筷子。
▲漢景帝青年時期劇照
見到此景後,漢景帝冷笑著說:“此不足君所乎?”這句話內含深意,千百年來學者們對其解釋也是莫衷壹是。不過從字面意思來看,漢景帝對周亞夫的這種表現是極其不滿的。侍奉景帝多年的周亞夫,當然也聽出皇帝語氣有譏諷不滿之意,但他不知這是何故,難道僅僅是因為他索要筷子這等小事,景帝就會對其產生厭惡之情?年少的太子劉徹看著這位曾叱咤風雲的壹代名將,也有些不解。見場面略有尷尬,周亞夫心生惶恐之情,便只好摘掉官帽,告罪請退,然後快步離去。看著漸漸遠去的身影,漢景帝憤憤不平地對劉徹說:“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從這句話中,漢景帝對周亞夫的跋扈已非常不滿。
▲漢文帝、竇太後劇照
作為西漢文帝、景帝時期的重要將領,周亞夫曾任大漢丞相,精通韜略、長於治軍,頗有其父周勃之風。公元前174年,周亞夫駐軍細柳(今鹹陽西南、渭河北岸)時,成功抵禦了匈奴入侵。漢文帝劉恒收到捷報後,親自視察細柳營並犒勞諸君。由於漢朝有“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的制度,因此漢文帝也必須遵守軍中之令,待周亞夫同意後,方得進入軍營,隨行的眾臣皆以為周亞夫居功自傲、目無君上。當壹身戎裝的周亞夫匆忙趕到,並帶領細柳營壹眾軍官以軍禮參見漢文帝後,劉恒大受感動,出軍門時特意誇贊道:“嗟乎!此真將軍矣!”文帝臨終之時,也特意囑托兒子劉啟封周亞夫為車騎將軍,以後關鍵時刻可以重用周亞夫,他是可以放心使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