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區石井張村中心小學 謝衍慶
壹、教學目標清晰準確
從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看,陳老師的課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並能突出重難點。新課標指出“課程性質是以小學兒童生活為基礎,以培養良好品德與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 陳老師課前指導學生搜集各民族不同方面的資料,進行了豐富有趣的實踐活動;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通過討論交流、情景演繹、角色扮演、知識搶答、觀看影片等活動形式,讓學生在看、遊、演、唱中認識少數民族的文化和風俗習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從而感受祖國大家庭的溫暖,形成民族自豪感、培養民族大團結的主人翁精神,條理清晰,結構嚴謹,能逐步深入,體現了課程的開放性和實踐性,實現生活即德育,德育回歸生活的課程目標。
二、 智慧課堂的全面體現
1、智慧課堂體現在課前準備上。
預習先行、研學後教。課前,陳老師指導學生以民族小組為單位去收集資料,如從服飾特點、風俗習慣、建築特點、傳統節日等方面分工去搜集。在搜集、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搜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並在此過程中進壹步了解祖國各民族的特色和傳統文化,為課堂上的展示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只有師生充分的做好課前準備,才能在課堂上如魚得水,揮灑自如,這樣才是智慧課堂。
2、智慧課堂體現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上。
學生不是等待灌滿的容器,而是等待點燃的火把。陳老師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學習,主動體驗學習,主動建構知識。通過猜壹猜來自遠方的小客人,讓學生在中國地圖上找出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放手讓學生自主去學習,介紹少數民族的特色和傳統文化。“走進民族文化村”創設情境,讓學生當小導遊,介紹自己熟悉的少數民族。學生有了積極的參與熱情,就能更好的主動學習,只有學生主動學習,才能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才能構建智慧課堂。新課標提出:“積極探索開放、自主、生活化、社會化的課堂教學模式,積極嘗試民主、平等、對話、爭鳴的互動教學方法,追求情感***鳴,追求人文修養的主動內化,追求教學相長。”我認為,陳老師的課堂很好地做到了這點。
3、智慧課堂體現在資源整合上。
陳老師做到了將課內課外資源的有效整合。陳老師課前指導學生搜集了大量的資料,課堂上陳老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貼圖片,交朋友,當小導遊介紹少數民族的特點,參加“火把節”,跳舞,更真實、更直觀的感受到少數民族的文化和風俗習慣,感受我國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然後通過看視頻、談感受、齊唱歌曲做手語,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祖國大家庭的溫暖,形成民族自豪感。新課標指出“讓教與學植根兒童的生活”,陳老師在教學中就有效整合了課內課外資源。
三、人在課中、課在人中,展現智慧老師魅力
壹位名人曾經說過:教師就是壹座橋,他引導著學生從橋上走過,到達彼岸,此橋便迅速地消失。這節課,陳老師和藹溫馨地建造了這座橋,引渡著學生的同時,幫助學生建構著自己的橋。
陳老師以“我的家”“爸爸媽媽和我壹家人”、“家是幸福的港灣”的溫馨引入,倍感親切,自然流暢的從“我家”過渡到“國家”。以其動聽的語言、豐富的表情、飽滿的激情感染著學生,牽動著學生的情緒高低起伏,充實著學生幼小天真的心靈。
在課堂的體驗環節中,學生自覺地融入了角色置換中,從內心感受著對少數民族風情的向往,如:“火把節”的歡樂和“納達慕節”的豪邁。教師引領著學生從感知不同民族的風情特色,到感悟“不同民族之間互相認同與尊重的親情”。
陳老師準確把握教材的內在聯系,承前啟後,自然點亮了學生的思想火花、情感火花。陳老師以“各族的人民代表大會齊聚人民大會堂,***商國事,就像開家庭會議壹樣”“汶川,我們與妳在壹起”片段,拉近了課堂與生活的距離。教學與生活之近,近在咫尺,情感與生活之美,美如圖畫。師生在和諧環境中樂於探究、互動溝通,因思想的靈動而舒暢地表達,因情感的陶醉而流連忘返。壹曲手語歌《讓愛傳出去》情感得以升華!
學記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品德課堂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自主發現、不斷創新的過程,是充滿情感體驗的過程,是生命成長的過程,需要吾等上下而求索!
謝謝!
二、參考
核心設計
教學目標:
1、知道我國***有56個民族,是壹個統壹的多民族國家。
2、了解為何稱為少數民族。
3、了解漢族源遠流長的文化,了解少數民族的的特色和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
4、培養搜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並在此過程中進壹步了解祖國各民族的特色和傳統文化。
學習任務:
任務壹:觀察對比圖,人中分布圖,了解少數民族定義
任務二:了解漢族源遠流長、燦爛的文化
任務三:通過小導遊介紹民俗風情園裏的民族,了解少數民族的的特色和傳統文化。
重點:了解漢族源遠流長的文化了解少數民族的的特色和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
難點:學生自主、合作學習並介紹少數民族的的特色和傳統文化。
檢測工具:我來說,妳來猜是哪個少數民族?
過程設計
激情導課
欣賞歌曲,導入新課
1、大屏幕播放《吉祥三寶》,學生欣賞。
老師今天帶來了壹首大家很熟悉的歌曲,大家想不想聽?——播放歌曲
2、師導:這首壹家三口對答式的歌曲在大街小巷廣為傳唱。那麽這首有如天籟的純凈民歌,是哪個民族的歌曲呢?——蒙古族
師:對,這就是56個民族之壹蒙古族的民歌(板書:56個民族)
我們繼續來欣賞,看妳能從畫面和歌詞中了解到蒙古族的壹些什麽特點?
3、學生說說自己對蒙古族的了解(蒙語、蒙古袍、草原 馬頭琴 蒙古包 馬背上的民族 賽馬 奶茶 手抓羊肉、成吉思汗 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等等)
4、師:那妳可知道,除了蒙古族外,中國土地上還生活著哪些民族?
5、學生匯報
6、教師小結:是啊!在我們國家960萬平方千米遼闊的土地上,生活著56個民族,這 56個民族就像兄弟姐妹,團結友好地生活在中國這個美好的大家庭裏。今天,我們就壹起來學習——揭示課題:56個民族是壹家(補充課題:是壹家)
建議:導入部分選取的歌曲可換成教參上提到的《愛我中華》,讓學生邊欣賞邊想:“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指的是什麽?學生回答可揭示出:指的是五十六個民族。這節課,我們就壹起走進第壹課,板書:1、五十六個民族是壹家
我們屬於什麽民族,大家知道嗎?(漢族)除漢族外,妳們還聽說過哪些民族?(預設:學生回答壹定不會很全面,壹定不會把55個少數民族全都說出來)評價:同學們了解的還真不少。事實上,除了大家提到的,還有很多。老師呀,把它們全都集中到了大屏幕上,我們壹起來看看,夠多吧,這就是除漢族以外的55個民族,我們把它們統稱為:少數民族。(再次播放中國版圖)學生聚焦版圖,老師深情描述:瞧,就在這960萬平方千米遼闊的土地上,我們漢族和這 55少數民族就像兄弟姐妹壹樣,團結友好地生活在中國這個美好的大家庭裏。正像提示語中所說,齊讀提示語部分:在我們這個多民族的國家裏,各民族間平等、團結、互助,***同繁榮進步。
註意:入課切忌冗長繁瑣,壹定要控制在2-3分鐘之內。把握從整體入手,結合學生生活實際的原則。上述妳選取的切入點是“蒙古族”,不知妳是如何想的?
民主導學
任務壹:觀察對比圖,分布圖,了解少數民族定義
1、老師帶來了壹個填空題。我們壹起來看看。
出示填空:我國是壹個統壹的多民族的國家是由1個 __________族和55個_________組成的。觀察這兩個數字和所填的內容,妳有什麽想問的嗎?——隨機板書:1個漢族 55個少數民族
2、知道為什麽除漢族以外的55個民族被稱為少數民族嗎?
(出示圖片“漢族和其他人口對比圖”)
觀察對比圖,從中能獲得什麽信息?評價:正像同學們所說,因為五十五個民族人口少,所以習慣上被稱為少數民族。
少數民族雖然人口相對較少,但分布面積很廣。
小結:妳看——(出示分布地圖)祖國的每個角落都有這55個民族的身影,少數民族和漢族生活在壹起,就像56個兄弟姐妹,生活在祖國這個團結統壹的大家庭。
任務二:了解漢族源遠流長、燦爛的文化
在這個大家庭裏,漢族人口最多,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在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這個民族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書中為我們列舉了壹些,請看看47頁畫面,讀讀相關文字介紹,壹會兒我們來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梳理學習方法,為後面學習少數民族壹塊奠定基礎。)比如說:我知道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壹。教師就可適時作出評價:這位同學真會學習,他關註的是漢字源遠流長的歷史。在立足於教材47頁四個點的學習基礎上,進壹步拓寬學生的視野,放眼其他的領域。在學生交流過程中,總結出了解漢族的方法:通過發明創造、文學、書法、藝術、建築、服飾、人才、作品等方面深入了解。然後,說學生用這樣的辦法,自學少數民族部分,並進行妳設計的導遊活動。這樣,學生在做導遊時,才能少壹些盲目,多壹些分析檢索。才不至於壹股腦地將搜集到的資料不加整理分析地念出來。
1、四大發明
最讓我們中國人感到自豪的是古代的四大發明。哪四大發明?妳知道嗎?誰來說說?
是的。四大發明就是——課件出示——生齊讀
那同學們,妳對四大發明中哪壹樣較熟悉? 好的,那妳能說說嗎?
指南針:出示——指南針。
A同學們看,這是什麽?是啊,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壹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
B大家再來看看這三幅圖。妳從中可以看出指南針的發明對人類有什麽作用嗎?
(指南針的發明,推動了航海事業的發展。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麥哲倫的航海大發現,都有指南針的功勞。)
火藥:同學們看,這就是火藥,——(火藥是我國勞動人民在壹千多年前發明的。它的發明,標誌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強,對軍事武器的進步也有著重要意義。)
造紙術:蔡倫
這就是古代勞動人民造紙時的勞動場景。——同學們,最早的時候文字寫在~~龜甲上,被稱為甲骨文,寫在竹子上,被稱為竹簡,那麽妳們覺得那樣方便嗎?不方便。為什麽呢?是啊!很笨重,很不方便。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外出講學,帶的書簡就裝了五車,所以有學富五車的典故。(所以造紙術的發明,有利於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幾個世紀後,造紙術傳到朝鮮、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後來又經北非傳到歐洲。造紙技術促進了人類文化的傳播,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
活字印刷術:畢升
妳知道他是誰發明的嗎?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活字印刷術後來陸續傳到世界各地。15世紀,歐洲才出現活字印刷,比我國晚約四百年。
同學們,妳現在有什麽想說的?
2、文學。
同學們,古代勞動人民不僅創造了讓文明中外的四大發明,而且還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等古典文學。下面就讓我們壹起來了解這些流傳至今的藝術精品吧。
唐詩宋詞、明清小說(音像資料)
四大名著:哪四大名著——指名說:誰還有補充? 看來妳對我們四大名著還挺了解的。那看過嗎? 妳最喜歡哪壹本? 給妳印象最深的是誰啊?
唐裝:我們漢族不僅有經典的藝術精品,我們的服裝也很受世人矚目。
妳們看這是什麽?——唐裝
唐裝深受中外人民喜愛。妳們看,參加2001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議的各國領導人,都穿上了由我們中國為他們精心縫制的唐裝,備受世人矚目。
3、神話傳說
我們漢族不僅有受人矚目的唐裝,而且還有許多神奇的傳說故事。
指名說:——誰來說壹說?(兩個左右)
是啊,這些神話傳說寄托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任務二的整個設計,絲毫看不到民主的痕跡。藍色部分完全是教師在牽著學生走,教師讓學生看什麽,學生被動地看什麽。作為老師,壹定要考慮學生的需求。我們是為學生服務的。可以以教材中的四幅圖為切入點,進入學習。同時,註意:這四幅圖在處理時,也不能平分筆墨,應有側重。如:提到四大發明時,書中呈現的是指南針的前身——司南。所以,可以“指南針”為重點進行交流。其他幾幅圖在處理上,應各有不同。在此基礎上,拓展其他的領域。
任務三:通過小導遊介紹民俗風情園裏的民族,了解少數民族的的特色和傳統文化。
1、同學們,剛才通過四大發明、文學、服飾、書法、神話傳說等方面了解了我們漢族燦爛的文化。55個少數民族也是我們我們中華民族大家庭重要的成員,他們也有著自己的民族特色和傳統文化。
課前,同學們組成四人小組選了自己感興趣的少數民族,去搜集了相關資料。
2、接下來請各小組在組內交流,做好準備。待會兒,同學們想去民俗風情園裏了解哪個民族的,就請那組的同學來當導遊,帶領大家去看壹看,玩壹玩。
3、四人小組,教師巡視。
4、指名說。師生補充
檢測導結
出示不同少數民族的照片或語言描述,讓學生回答是什麽少數民族。
歌曲欣賞總結,為下節課做鋪墊。
親愛的同學們:不管我們屬於哪個民族,不管我們居住在祖國的哪個角落, 我們永遠都是壹家人!祖國永遠都是我們***同的家!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壹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壹句話:愛我中華!
讓我們在愛我中華的歌曲聲中祝願我們的祖國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