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佛教的十大奇觀,是什麽?

佛教的十大奇觀,是什麽?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第九大奇觀,是歷代供養於陜西法門寺地下宮殿的釋迦牟尼佛祖指骨舍利 . 資料: 法門寺的佛骨舍利是壹枚指骨舍利,是世界僅有的無價之寶,法門寺佛指舍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第九大奇觀”。在唐代,佛指壹直由皇室供奉,公元874年唐朝皇室按佛教儀軌,將佛指密藏於法門寺塔下地宮,直到1987年才重見天日。 七位皇帝曾恭請佛指 由於有佛祖真身舍利供奉其中,法門寺從壹開始就非常顯赫,唐代時佛教在中國的發展進入鼎盛階段,法門寺的地位更是如日中天,當時最著名的事跡,是唐代壹***有七位皇帝從法門寺恭請過真身舍利,每壹次的恭請都是當時極其隆盛的法事。 第壹次在貞觀五年(公元六三壹年),唐太宗接受岐州刺史張德亮的奏請,首次開啟法門寺地宮,展示舍利,壹時轟動朝野,但據有關記載,此次法事都在法門寺舉行,未有將舍利迎到長安皇宮中。 第二次恭請舍利在高宗顯慶四年(公元六五九年),先迎入長安宮中,次年送到東都洛陽,由武則天供奉,再過了兩年才送返法門寺地宮,送還時高宗命工匠雕造了壹套九重寶函,以保護舍利。 第三次在武後長安四年(公元七○四年),恭迎舍利是為了揚佛抑道,以提高女皇帝的統治地位,但武後也在這壹年駕崩,四年後舍利由中宗送返法門寺。 第四、第五次分別在肅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九年)和德宗貞元元年(公元七九○年),每次都歷時約兩個月。 第六次在憲宗元和十四年(公元八壹九年),先迎舍利到長安宮中供奉,再送到其它寺院。此事當時極轟動,「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後,百姓有廢業破產,燒頂灼臂而求供養者」,由於極其勞民傷財,引起了刑部侍郎韓愈的諫奏,結果憲宗大怒,韓愈弄得「壹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成為了歷史上有名的諫迎佛骨事件。 最後的壹次皇帝恭迎舍利發生在懿宗鹹通十四年(公元八七四年),這也是規模最大、供品最多、耗費最厲害的壹次,歷時前後三年。最後在將真身舍利送返法門寺地宮時,皇帝、皇後、王公貴族及士庶供奉的大量金銀器、琉璃器、絲織品、法器等,也壹齊送入地宮供養。此後,真身舍利和數以千計的珍寶在地下沈睡了壹千壹百多年。 雲海、日出、佛光、聖燈是佛教的四大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