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企業老板的秘書怎麽當?

企業老板的秘書怎麽當?

引 言 從秘書產生的基本前提看,秘書產生於領導和秘書工作的需要。回顧人類社會發展史可以看出,領導工作作為壹種社會分工自古存在,人類社會的集體活動需要有統壹的指揮與組織,即需要有人來“領導”。原始社會的氏族部落酋長就是早期執行這種職能的領導,後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分工不斷精細,為實現分工協作、協調壹致,對領導的需求越來越高。與此同時,領導工作日益繁重,要做好領導工作,必須要有別人的輔助與支持,秘書和秘書工作就應運而生了。領導與秘書的關系如同皮毛相連,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又如若魚水相依,水之不存,魚之焉生?因此,秘書工作的存在是由領導工作的存在決定的,秘書工作的發展是同領導工作的發展相隨的。因此秘書人員與領導的 關系是極為緊密的。這壹交往關系的狀況如何,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秘書工作才能的發揮,影響著秘書部門乃至整個單位的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探討秘書與領導的相處藝術,秘書人員只有與領導和諧相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我們具體談談秘書在實際生活中應如何處理與領導的關系。

壹、擺正位置,自覺服務

秘書是領導的參謀與助手,是為領導服務的。秘書人員要想處理好與領導的關系,首先必須擺正位置,樹立服務觀念。那秘書人員怎樣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更好地為領導服務呢?

秘書人員要尊重領導、服從領導。領導是壹個機關單位的決策者和指揮者,對單位負有重大的責任。壹般情況下,領導者多數是由壹些德才兼備、經驗豐富的人來擔任的,他們壹般具有較高的威信,深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秘書人員對領導的尊重應做到以下四點:

(壹)要維護領導的威信

壹個秘書人員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故意破壞領導的威信,不能散布有損領導威信的言論。即使領導者在工作中出現了差錯或失誤,也不能隨便亂發議論,而應通過正當的方式和正常的渠道向有關方面反映自己的意見,以求得合理妥善的解決。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則小故事也許能明白些什麽:東北王張作霖沒什麽文化,在壹次給日本“友人”題詞時,張作霖把墨的“墨”字寫成了黑,有人說:“大帥,缺個土。”正當張作霖壹臉窘像時,身邊的壹個秘書卻大喝壹聲:“混蛋,妳懂什麽!這叫‘寸土不讓’!大帥能輕而易舉地將‘土’拱手送給別人嗎?”壹句話既保住了張作霖面子,又恰到好處地在上司面前露了壹手,結果,他後來成了張作霖離不了的得力助手。領導出現失誤或漏洞時,作為秘書應該提醒,這是秘書的份內之職,但是要註重提醒的方式和場合,不能讓領導當眾出醜丟面子,可以事後私下底靜靜的告訴領導,也可以當場以巧妙的方式暗示領導,讓領導及時更正。切忌當場當眾指責領導,讓領導下不了臺。

(二)要遵照領導的意見

大多數領導者德才兼備、經驗豐富,他們的意見和決策大多是經過全盤考慮和深思熟慮的。壹般情況下,這些意見和決策是正確的,秘書工作者應果斷按照這些正確的意見和決策去做;非凡是當這些意見相決策不被人們所理解和接受時,秘書人員要挺身而出,站在領導壹邊,給予大膽支持。這樣才會獲得領導的充分信任和尊重,進壹步密切相互間的關系。

(三)要尊重領導的職權

秘書人員是服務性人員,不是決策者,因此必須按職責規定辦事,不

能越職代權,借領導的名義發號施令。秘書必須明確自己為領導服務的界限,克服那種自己的意見未被采納就感到委屈失望的心理。在處理壹些較重要的事情時,應該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請示,而不能自作主張。

(四)要體諒領導的困難,為領導分憂

壹個領導者不是全能的,在工作中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如工作中的、學習中的、家庭生活中的各種困難。秘書要積極地去幫助領導克服這些困難,多出主意,多提供服務,盡可能解除領導的後顧之憂。秘書人員要自覺地為領導服務,就應該有壹種任勞任怨、不計名利的思想,真正做到和領導同甘苦、***患難,這樣才有可能和領導密切關系,建立起深厚的感情。那種壹心只想著自己的人是不可能幹好秘書工作的。我國聞名學者鄒韜奮曾說過:壹個人光溜溜地到這個世界上來,最後光溜溜地離開這個世界而去,徹底想起,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只有盡個人的心力,使社會上的人多得其工作的裨益,是為人生最愉快的事情。秘書在處理與領導的關系時應具有這樣的胸懷。

(五)秘書要了解領導、熟悉領導

不管妳是在縣裏,在省屬廳、局、還是在廠礦企業;不管妳是為壹位領導人當秘書,還是同時為幾位領導人服務,妳對領導人的作風、性格、辦事習慣、起居規律、思維路子、語言特點和生活愛好,甚至他的工作經歷,都應當了解得清清楚楚。這樣,就可以把服務工作做到恰到好處,就輕易配合協調,節拍壹致。與這壹點有連帶意義的壹個問題,是秘書人員不但應有自己的特長,更重要的是要有適應能力,盡可能與領導人的特長、愛好相接近。蘇聯、美國的秘書工作研究者也是這樣主張的。領導人都有個人的愛好和專長,或喜歡聽音樂,或喜歡看戲,或喜歡下棋,或喜歡繪畫書法,或喜歡體育;或擅長研究理論、總結經驗,或擅長寫文章,或擅長講話,或擅長到基層調查,找人談話,等等。秘書不妨設法同領導人的這樣那樣的愛好壹致起來,不會也要學會,以便有***同語言,從生活上能打成壹片,工作上便於服務。假如秘書對領導人的專長和愛好,既不了解又不感愛好,而且處處躲閃回避、不聞不問,至少會導致相互淡漠如水,公事公辦之外就互無往來了。只有熟悉、了解領導才能與領導在感情上有所靠近,這樣與領導的關系會輕易處理的多,與領導相處的會更融洽。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秘書與自己的老板因為壹種緣分而突破壹般的工作關系建立起深情厚誼,甚至達到了生與死的境界。也許這就是忠誠的最高表現。

二、正確領會、貫徹、執行領導意圖

列寧在講到蘇維埃政權工作時說過:“指導幾百人、幾千人以至幾萬人的***同工作”,必須“要求無條件的和最嚴格的統壹意誌”(《列寧選集》第3卷,第530頁) 。 秘書要圍繞領導意圖進行工作。正確領會、貫徹、執行領導意圖,是秘書處理好同領導關系的基本出發點。什麽是領導意圖?領導意圖是指領導人、領導班子或領導機關在指導其社會組織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所提出的意見和企圖的實質,是領導提出的工作意見和總體所表達的真意、實質、核心、出發點和目的,是領導工作思想的具體體現。領導意圖的形成過程,實質就是領導決策的過程。領導意圖的具體表現形式往往都是通過命令、指示、決定、通知等正式文件或部署安排、簽批意見、口頭要求等非正式文件的形式進行傳達貫徹的。

那麽,秘書人員應如何對待領導意圖呢?首先,秘書人員應在領導意圖的形成過程中做好大量輔助性的服務工作。例如:收集提供各種信息情況,及時反映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擬定壹些活動的可選性方案,針對某些問題經常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議等,以便為領導決策形成正確的工作意圖提供參考依據。在這方面,秘書工作行著較大的活動空間,秘書人員應該充分調動自己的學識才幹,發揮參謀作用,履行參謀職能。其次,秘書人員必須正確理解、領會領導意圖,只有對領導意圖的形成背景及目的、作用有正確的熟悉相理解,才能把握領導意圖的真正實質,從而做到去正確地傳達、貫徹、執行領導意圖。再者,秘書人員應做好領導意圖貫徹執行中的信息反饋工作,及時了解領導意固執行中的情況,並將發現的問題或現象及時反映給領導,使領導能根據具體情況及時作出新的調整和安排。

秘書在傳達貫徹領導意圖時應註重以下問題:莫誤傳達時間。有些工作有著較強的時限性,不按領導要求成規定的時間去傳達落實,就有可能造成工作的被動,甚至出現不可挽回的損失;不能截留領導意圖。不能因為自己對領導某些決定有不同看法而有意扣壓領導的指示決定,這是與秘書的基本職業道德相違反的;不能隨意解釋或歪曲領導意圖,使領導的指示決定在傳達貫徹中變形、走樣,這同樣會給工作帶來危害;在領導意圖傳達貫徹中碰到抵觸等困難時,秘書人員既要堅持原則,又要機動靈活地多做工作,使執行者自覺接受。我們看看下面案例中的李秘書錯在哪裏:

有壹位姓王的經理,不問青紅皂白,寫信把合作夥伴臭罵了壹頓,結果過了幾天之後,真相大白,是王經理冤枉了那位合作夥伴,王經理十分後悔,決定親自打電話向那位合作夥伴道歉,這時壹旁的李秘書自得的說:不用了,妳那封信我根本沒有發出去,因為我知道妳會後悔的。所以我就把信壓下了。結果沒想到王經理大怒:“這事是妳作主還是我作主?”李秘書說:“我做錯了嗎?”王經理說:“是的。”就這樣李秘書被記了壹個小過,只是沒有公開。當然李秘書覺得自己滿肚子的委屈,逢人便倒苦水,說委屈。不久整個公司都知道了這件事情。結果,半月之後,李秘書被開除了。在此我們分析壹下李秘書的錯誤:第壹,她不該自作主張地將領導的信件扣押,而沒有與領導進行任何溝通。以後壹旦有什麽問題,將會帶來嚴重的後果,這樣自作主張的秘書領導是不能容忍的。第二,她不該自以為是,覺得領導在這件事情上做錯了並且壹定會後悔,以為自己幫領導避免了壹個錯誤就洋洋自得,以功臣自居。第三,她不應該逢人就替自己伸冤,把原本不大的事情搞得人盡皆知,有損領導的威嚴。實際上,秘書和領導的關系是最為微妙和復雜的,壹定要謹慎處理,即使妳出發點是好的,也不能越俎代庖,讓領導感覺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領導究竟是領導,他們很在乎自己的威信,妳的不當言行壹旦引起領導的不滿,後果將十分嚴重。

總之,秘書人員在工作中,既要體現出在協助領導形成領導意圖過程中的主動性,又要體現出在領導意圖形成之後的服從性,還要體現出在執行領導意圖過程中的創造性,從而使領導意圖經過秘書人員的努力能夠得到準確無誤的傳達、貫徹、執行。

三、正確看待領導的缺失

領導擔負的責任重,做的工作多,因此,犯錯誤的機率也大。與常人壹樣,犯了錯誤的領導的心情也是沈重的,也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關心。在這種時候,秘書如能正確地看待領導的過失和錯誤,多方面給予體諒和關心,領導會銘記於心的。那麽,秘書應如何正確看待領導的過錯呢?

(壹)樹立“領導是人不是神,也會犯錯誤”的意識

秘書要學會“易位思考”,即:設想自己處在領導的位置,能保證不犯任何錯誤嗎?

(二)要訴諸高尚的動機

卡耐基在《處世的藝術》壹書中說道:“當妳想要說服壹個人時,就假設他是壹個老實、正義愛好真理的人。壹旦他意識到他在別人心目中是如此完善時,他會盡量去維護這種形象的。”唐太宗是歷史上的明君,但這個明君也經常被魏征的犯顏進諫搞得很難堪,有壹次,魏征又當著朝廷眾臣的面觸犯了他。他怒氣沖沖地退朝回宮,對長孫皇後說:“總有壹天我要殺了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後意識到大事不好,經過壹番思考,她換上朝服,向唐太宗跪下道賀:“我聽說主明臣直。魏征之所以忠直,就是因為妳是明主啊!這是國家的幸運,臣妾怎能不向您來祝賀呢?”唐太宗頓時轉怒為喜,因為歷史上每個皇帝都希望別人和後人說他是明君。而不希望說他是昏君、暴君。這則故事給我們以啟示:秘書首先應相信領導是壹個高尚的人,壹個廉潔的人,壹個公平正直的人。壹旦領導意識到他在下屬心目中是壹個良好的形象,那麽,他也會盡量去維護這個形象的。

四、補臺而不挖角拆臺

秘書怎樣在多位領導之間當參謀、搞協調?首先,心裏要有壹桿平衡秤,要壹視同仁,不論哪位領導安排工作,都要做好,不能攙雜個人感情,不能有的去做,有的不去做,或三心二意去做。這與我們日常交朋友多從感情和愛好出發不壹樣。在多位領導者面前,不論是在思想感情上,還是在行為活動上都不能產生傾斜度;其次,領導之間產生分歧時,只能被動地雙向地勸慰、彌合、消除,不能主動地、單向地瞎掰扯、亂攪和,或者保持沈默。本著工作上的支持,關系上的愛護,感情上的友誼去做,這比什麽都重要。不能站在壹邊,冷落壹邊,更不能為某壹邊提供反對另壹邊的材料,對某領導進行挖角、拆臺,擴大分歧,加深矛盾。

五、提高自身素養,增強辦事能力。

秘書要處理好與領導的關系,要害在於做好本職工作,提供有效服務。秘書怎樣提供有效服務呢? 首先,必須具有較強的辦事能力。這種辦事能力就是秘書的職業才幹。秘書人員僅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是不夠的,還必須具有能將這些知識、能力靈活地運用到工作中去的本領。秘書人員的職業才幹是做好秘書工作的基本功。假如壹個秘書人員不具備壹定的職業才幹,不能勝任秘書工作職務,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領導交辦的事項,那麽這樣的秘書即使有多麽高的工作熱情、有多麽好的工作態度,也不會使領導感到滿足的。若是妳不能勝任秘書職務,不能完成任務,比如說:辦事,丟三拉四、拖拖拉拉;傳話,天南海北、走弦跑調;寫材料,詞不達意、不知所雲;出主意,雲裏霧裏,不得要領,等等。這樣的人、這樣的事,壹次兩次也許沒多大關系,三次、四次還是這樣,總會導致領導人的不滿足,哪裏還會處好關系!因此,秘書人員要練好自己的基本功,提高辦事能力,增強職業才幹,這是做好秘書工作的基礎,也是處理好與領導關系的基本出發點;其次,提高品德素養也是秘書人員搞好同領導關系的重要影響因素。李欣在《中國現代秘書工作基礎》壹書中指出,要提高秘書人員的品德素養,除了要熱愛事業外也要有良好的職業操守。

(壹)老實而不做假弄權

做秘書,根本的壹條就是踏踏實實、盡心盡責地工作。鄧穎超同誌曾經為《秘書工作》雜誌寫過壹篇文章,說秘書的高尚可貴之處,恰恰在他的獻身精神、埋頭苦幹精神、熱愛事業的精神、不計較報酬待遇的精神。假如秘書人員弄虛作假、假傳旨意利用領導名義批條子、拉關系,那就無從談及和領導搞好關系了,甚而還會走到違反紀律的路上去。

(二)當參謀而不自以為是

在工作中,秘書人員給領導提供信息,談個人建議,想點子,擬定方案,那是參謀作用的民主體現。但是,領導在決策時是否采納秘書的意見,那是領導的權力。秘書人員要明白自己只有建議權,而無強求領導必須采納的權力。即使認為自己的建議是正確合理的,而領導人的決定是不正確的,也必須遵守組織原則,按領導意圖辦事,而不能與之對抗。

(三)公正而不搬弄是非

秘書人員與領導關系緊密,領導在決策時會或多或少的受秘書人員觀點的影響,秘書人員在向領導匯報情況時或領導人要求秘書人員談看法時,要做到公正、客觀、超脫。非凡是涉及到人事問題,絕不可借工作之便挾私向領導人說其他人的壞話,但是過多地美言也是不應該的,要做到不徇私情。

(四)受批評而不急不怨

要虛心接受領導的批評,對於領導的正確批評,理所當然地要虛心接受;而對於那些過份或錯誤的批評,也應采取冷靜的態度,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秘書人員受批評可能有兩種情況:壹是工作做得不好,沒有滿足領導的要求,這種情況挨批評是應該的,秘書應虛心接受,及時改進工作;另壹種是因領導有誤解而批評錯了。這種情況秘書人員可能感到委屈,但從維護大局及領導威信出發,秘書人員不可急於爭辯,非凡在公***場合更應冷靜,要有忍耐性,要識大體,給領導留—定的面子,不要讓領導下不來臺。待事情過後,氣氛緩和之後,再采用適當方式加以解釋,這樣有益於處理好與領導的關系。

(五)謙虛而不傲上淩下

秘書往往具有雙重身份,尤其實在領導近身工作的秘書人員壹定要保持謙虛的態度。壹個合格的秘書壹般都是老老實實工作,很守本份,對上尊重,對下謙虛。也有個別秘書自以為地位重要,對下口大氣粗、盛氣淩人,使人反感。有的同誌傲上,性格急躁,自以為正確,有時會同領導人頂撞、爭吵起來。因此好的性格也是處好關系的因素,性格、脾氣多半也能納入品德修養的範圍。假如秘書人員自恃有才幹,而不註重職業品德修養,也是搞不好關系的。三國時禰衡的例子能給我們壹些啟示。此人很有才能,很會寫文章,但是性格怪僻、傲慢無羈。他見曹操,嫌禮遇不厚就把曹大罵壹頓;轉到劉表那裏,又多次冒犯劉表;再到江夏太守黃祖處當秘書,黃重用他,很佩服他的文采,但終究在下棋時又把黃祖罵了,導致不可收拾的後果。

六、樹立溝通意識,學會進諫

秘書人員作為領導的參謀和助手,必須時時與領導保持良好的溝通狀態,但是如何才能有效的與領導溝通,並且讓領導接納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呢?依我之見,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壹)在恰當的時機說恰當的話

溝通的時機選擇對溝通的效果有直接重要的影響,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天時。當領導情緒煩悶、焦躁的時候,秘書即使動機再好、理由再充足,也往往難以使領導認真傾聽。因為從心理學角度講,人在處於情緒低落焦躁時,非理智情緒往往較強大,理智分析和自控能力會有所減弱或受到抑制。此時假如秘書想與領導溝通,不僅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反而會使效果適得其反。另外,註重不要在領導吃飯、開會、看文件、聽別人匯報情況時進行思想溝通。因為此時領導往往不能集中註重力,可能壹句話聽半句,影響溝通質量。假如有了較好的交談時機,秘書人員也要把握好交談的時間限度,話題緊湊,不要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占用過多的時間,使領導聽得生厭。前蘇聯的高級將領華西裏也夫斯基就是壹個善於選擇進諫時機的“行家”。

眾所周知,斯大林在晚年逐漸變得獨裁,“惟我獨尊”的個性使他不能答應世界上有人比他高明,更難以接受下屬的不同意見。在二戰期間,斯大林的這種過分的“自我尊嚴”曾使紅軍大吃苦頭,遭到本可避免的巨大損失和重創。壹度提出正確建議的朱可夫曾被斯大林壹怒之下趕出了大本營。但有壹人例外,他就是華西裏也夫斯基,他往往能使斯大林在不知不覺中采納他的正確的作戰計劃,從而發揮著傑出的作用。華西裏也夫斯基的進言妙招之壹,便是潛移默化地在休息中施加影響。在斯大林的辦公室裏,華西裏也夫斯基喜歡趁斯大林休息並且心情不錯的時候和斯大林談天說地的“閑聊”,並且往往經意地“順便”說說軍事問題,既非鄭重其事地大談特談,講的內容也不是頭頭是道。但奇妙的是,等華西裏也夫斯基走後,斯大林往往會想到壹個好計劃。過不多久斯大林就會在軍事會議上公布這壹計劃。於是大家都紛紛稱贊斯大林的深謀遠慮,但只有斯大林和華西裏也夫斯基心裏最清楚,誰是真正的發起者,誰是真正的思想來源。

(二)在恰當的地方說恰當的話

溝通的空間選擇同樣關系到溝通的實施效果,這就是古人所強調的地利;適當的交談場合,需要根據交談內容而定。比較正式、嚴厲的交換地點可選擇在辦公室內進行。使雙方以角色身份進行溝通。但是,秘書人員應更多地利用非角色身份在非正式場合下與領導談心,以縮短被此的心理距離,使溝通氣氛比較輕松,減輕被此的心理負擔,這時的溝通效果可能更好。非凡應該指出的是,秘書向領導進諫應避免在公開場合或有生疏人在場的情況下進行,這樣會使領導人顯得尷尬、窘迫,甚至會使領導人為維護自己的面子而固執己見,聽不進不同意見。

(三)對恰當的領導說恰當的話

秘書在與領導溝通時,要根據領導者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這就是古人所說的人和。對文化修養高、胸懷寬廣、能容納不同意見的領導人,在選擇溝通時機、場合方面自由度更大壹些。對氣量較小、易怒易暴的領導,則應註重采取較謹慎的溝通方式方法。清朝的慈禧太後十分孤傲,惟我獨尊。她初次接見外國人時,外國人對她只鞠躬,不下跪,覺得有損她的尊嚴,很不興奮。大太監李蓮英見狀連忙向她解釋:“老佛爺,那些洋人的腿都是直的,膝蓋不能彎!”慈禧明明知道李蓮英在誆她,她卻不加怪罪,而正好借此下了臺階,免得洋人們都很尷尬。嘴裏還假嗔道:“鬼機靈的小李子,就是知道老娘的心思!”心裏更加喜歡這奴才了。慈禧假如執意要求下跪,洋人們壹旦以外交手段要挾,就會鬧的下不來臺。而不要求下跪,又有失大清國的國威,李蓮英要害時刻替慈禧解圍,獲得了賞識。

(四)運用恰當的語言方式進諫

作為領導者的決定,因為角色規定的權威性而使領導的尊嚴顯得更為突出;放棄某種決定,改變某些觀點,往往意味著領導者學識和尊嚴的降低。因此,秘書人員在處理與領導的關系時,應非凡註重維護領導的尊嚴和自尊。在向領導進諫之時,應持別註重進言時場合、地點、時機及語言的選擇。要做到進言時,態度要誠懇,表情要自然,口氣要婉轉,語調要平衡,切忌理直氣壯、態度傲慢、口氣粗大。因為壹旦領導感到自尊受到傷害.就很難平心靜氣地聽意見。正在氣頭上的領導,依靠正式規勸起不到效果,甚至會惹禍上身。假裝與領導站在同壹陣地,歷數種種激起領導惱怒的小問題,羅列罪狀,再逐步向領導曉以利害,說明事情造成的後果,會促使領導醒悟,達到規勸的效果。《戰國策》中的《觸龍說趙太後》讓我們深入領略了觸龍那高超的遊說藝術。趙太後剛剛執政,秦國加緊攻趙。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說:“壹定要把長安君作為人質,才派兵。”趙太後不肯答應,大臣們極力勸說,太後明白地對左右的人說:“有哪個再來說要長安君為人質的,我就要把唾沫吐在他的臉上。”而觸龍他能夠抓住老年婦女溺愛幼子的心理特點,設身處地地替趙太後考慮,將長安君的利益和趙國的利益緊密地聯系在壹起,把利害關系說的具體生動,曲折委婉,層層深入,巧妙的達到了勸說的目的。觸龍站在趙太後的角度:1、天下的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我觸龍也不例外,這樣壹下子拉近了與趙太後的距離。2、父母不能只考慮子女的眼前利益,應當為他們做長遠打算,幫助他們樹立遠大誌向,這才是對子女的真正愛護。3、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矛盾時,應當把國家利益放到第壹的位置,做到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甚至完全地放棄個人利益;通過層層深入成功的說服了趙太後;《左傳》中的晏子高超的進諫技巧也能給我們壹些啟發:齊景公酷愛獵鷹,有壹天,因為管鷹人燭鄒不小心,使獵鷹跑了。齊景公大怒,要殺燭鄒。晏子聽說後拜見齊景公:“大王,燭鄒有三條罪狀該殺,先讓我數落出這三條罪狀後再殺他吧,不然,他死了連自己犯的什麽罪都不知道。”齊景公應允了,晏子指著燭鄒說:“妳為大王養鳥,卻讓鳥逃走了,這是第壹大罪狀;妳使大王因為壹件小小的鳥的事情殺人,這是第二條罪狀;大王殺了妳之後使大王背上‘重鳥輕人’的罪名,這是第三條罪狀。”齊景公聽了後說:“好了,我明白妳的意思了,把他放了吧。”這則典故便是選擇正確的進言技巧而獲得成功的典範。秘書人員可以從這個典故中學習到進言時的方法和技巧。

綜上所述,秘書人員在人際交往中要善於靈活處理與領導的關系,這不僅僅關系到秘書個人工作的成敗,也關系到整個秘書部門或組織的整體形象和最終利益。每壹位從事秘書工作的人員都應該清楚的熟悉到與領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的重要性,努力培養自己的交際技巧,提高自身的交際能力,從而在實際工作中成為受領導器重的秘書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