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 行惡之人”是什麽意思?

“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 行惡之人”是什麽意思?

意思是:做好事雖然我們短時間看不見有什麽好的收獲,但是日積月累就會有收益;做壞事我們也暫時看年見它的報應,但時間久了就會得到應有的懲罰。

原文:

唐僧道:“猴頭!還有甚說話!出家人行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行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妳在這荒郊野外,壹連打死三人,還是無人檢舉,沒有對頭;倘到城市之中,人煙湊集之所,妳拿了那哭喪棒,壹時不知好歹,亂打起人來;撞出大禍,教我怎的脫身?妳回去罷!”

行者道:“師父錯怪了我也。這廝分明是個妖魔,他實有心害妳。我倒打死他,替妳除了害,妳卻不認得,反信了那呆子讒言冷語,屢次逐我。”

此文出自《三打白骨精》不是文言文,不用翻譯。

此文選自明代·吳承恩所寫的《西遊記》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25歲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遊學。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

小說中“大鬧天宮”通過神話故事的形式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的人民的反抗。當然,幻想小說之反映現實帶有本身的特點,不同於壹般直接反映現實生活的文學作品。

“大鬧天宮”中的叛逆者豎起了“齊天大聖”的旗幟,並且提出“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號,十萬天兵天將望風而逃,天宮統治播搖欲墜,以致玉皇大帝不得不向外求援,這些虛構和幻想的情節是以現實中的農民起義、農民戰爭作為基礎。

如果沒有歷史上發生的許多次規模巨大的、猛烈地沖擊了封建王朝的農民起義、農民戰爭,“大鬧天宮”的情節不可能想象得那樣大膽,孫悟空作為壹個叛逆者的形象也不可能塑造得那樣光輝奪目。

作者簡介:

吳承恩(1500或1506-1583)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我國四大名著之壹《西遊記》作者、明代小說家,淮安府山陽縣河下人(現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

吳承恩喜讀稗官野史、誌怪小說,“嘗愛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輩所著傳記,善模寫物情,每欲作壹書對之”,“髫齡,即以文鳴於淮”,頗得官府、名流和鄉紳的賞識,《淮安府誌》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做詩文下筆立成。

愛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類的書籍,如《百怪錄》、《酉陽雜俎》之類的小說或野史。

吳承恩小時候勤奮好學,壹目十行,過目成誦。他精於繪畫,擅長書法,愛好填詞度曲,對圍棋也很精通,還喜歡收藏名人的書畫法帖。少年時代他就因為文才出眾而在故鄉出了名,受到人們的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