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學生向我詢問提高口語的好辦法。我的回答只有八個字-理解句型,不斷重復。很多上過口語課的學生會發現,口語課上,老師講的內容遠遠要比壹些基礎課程,e.g. 新概念2冊,3冊,少的多,而口語課上,老師講的內容更是很簡單。因此,學生經常就會疑問:'這麽簡單的東西,我還要不要上?'我的回答-必須上!其實口語課,我們的真正目的並不是講多少知識,也不是給學生補習語法知識,而是在於老師通過最基本,最簡單的講解,最實用的引導,來創造語境來讓學生不斷的動嘴,不斷的互動。而最終目的就是通過動嘴,把那些妳理解但說不出來的句子,句型盡可能流利的表達清楚,從而做到像'what's your name?'壹樣脫口而出所有的句型。
受到我們固有的英語學習方法影響,很多中國學生在學句型的時候,總是不斷的死扣語法。這就使得學生在口語互動中不斷考慮語法的問題。下面我來談談我的理解:
前幾天,有壹個學習Interchange壹冊(劍橋英語口語教程)的同學在課堂上問我:'老師!我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但是我該怎麽弄懂這個語法現象呢?'我的回答-就口語而言,只要妳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只要妳知道在什麽語境中套用該句型,就足夠了!比如,在Interchange壹冊中,有壹個話題要求學生使用現在完成時表達'曾經去過哪裏和曾經做過什麽'。就這個句型而言,我講的語法微乎其微,而我唯壹做的壹件事就是給出學生幾個固定句型,不斷引導學生套用。在造句後,馬上在PPT上面放映壹些旅遊勝地的圖片和地名,然後通過Role Play的方式,讓他們在語境中不斷的進行模仿和互動。通過我的口語教學經驗,我得出結論:'學生們只要能在具體的語境中對某壹個陌生語法句型做到流利重復5-8次,那麽他們對該句型的熟練使用率會很高'。即使他們沒有學語法,他們也能對該語法所體現的句型做到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