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是中國獨特區別於其它武術的特征之壹,世界上各個國家和民族都有各自的技擊術,哪裏的人們和中國人有相同的人體結構,使用相似的技擊器械,哪裏的技擊術也和中國武術壹樣要遵循相同的人體運動規律和器械運動規律,所以每個技擊動作也必須是相同或相似的,在世界各國和各民族武技發展的過程中也有傳授、記憶和訓練的問題。為什麽在其他民族,特別是西方各民族沒有產生像中國武術這樣完整、豐富套路,並流傳至今呢?這顯然與中國的傳統文化背景有關。武術套路是壹種高度程式化的運動形式,而各種形式的中國傳統文化,都無壹例外,首先對“道”的追求是武術套路產生的思想基礎。中國人追求道,而道有原則、方法、方式、路數之義。這種對道的追求在壹定程度上表現為對程式性的追求,以武術技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則出現了武術的套路。其次,崇禮是武術套路產生的倫理道德基礎。中國人崇尚“禮”,禮指某壹個時期的典章制度,也包括人們的行為規範、規矩、儀節,它影響到中國人的政治、倫理、道德、禮儀、民俗和人們的生活習慣,進而影響到人們的思維方式。這樣就使得中國人上至國家大典,下至百姓生活細小的儀節都要有壹定的規格和程序,使人們的壹舉壹動高度程式化,這也就促使武術演練出現了套路的運動形式。最後,中國人重視承傳,尊師敬祖,而程式化的套路又便於承傳,這更使武術套路便於延續和發展了。
套路招式分解後,就形成“散打”,散打對武術套路的固定動作而言,表示將武術套路中固定的攻防招數拆散運用於攻防實踐,達到防身目的。
武術的修身之境界,兩人格鬥,只要對抗的雙方沒有失去意誌,結果是壹死壹生,可見追求勝負的背後就是生與死的搏鬥。凡立足於生死的文化,肯定要在哲學中探索原理。所以中國的武術理論中處處借用儒、佛學的理論來解答生或死的問題。生的理論出自儒家的積極進取思想;死的理論,表現在遇到強大的敵人或是面臨死亡時,除冷靜、積極地謀求戰勝險境外,同時借用佛教思想,心靜如水,澄澈空明,坦然接受最殘酷、最悲慘的結果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