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與門捷列夫經歷相似的科學家

與門捷列夫經歷相似的科學家

普利斯特裏——氣體化學之父

普利斯特裏1733年3月13日出生在英國利茲,從小家境困難,由親戚撫養成人。175年進入神學院。畢業後大部分時間是做牧師,化學是他的業余愛好。他在化學、電學、自然哲學、神學等方面都有很多著作。他寫了許多自以為得意的神學著作,然而使他名垂千古的卻是他的科學著作。1764年他31歲時寫成《電學史》。當時這是壹部很有名的書,由於這部書的出版,1766年他就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1722年他39歲時,又寫成了壹部《光學史》。也是18世紀後期的壹本名著。當時,他在利茲壹方面擔任牧師,壹方面開始從事化學的研究工作。他對氣體的研究是頗有成效的。他利用制得的氫氣研究該氣體對各種金屬氧化物的作用。同年,普利斯特裏還將木炭置於密閉的容器中燃燒,發現能使五分之壹的空氣變成碳酸氣,用石灰水吸收後,剩下的氣體不助燃也不助呼吸。由於他虔信燃素說,因此把這種剩下來的氣體叫“被燃素飽和了的空氣”。顯然他用木炭燃燒和堿液吸收的方法除去空氣中的氧和碳酸氣,制得了氮氣。此外,他發現了氧化氮(NO),並用於空氣的分析上。還發現或研究了氯化氫、氨氣、亞硫酸氣體(二氧化碳)、氧化二氮、氧氣等多種氣體。1766年,他的《幾種氣體的實驗和觀察》三卷本書出版。該書詳細敘述各種氣體的制備或性質。由於他對氣體研究的卓著成就,所以他被稱為“氣體化學之父”。

在氣體的研究中最為重要的是氧的發現。1774年,普利斯特裏把汞煙灰(氧化汞)放在玻璃皿中用聚光鏡加熱,發現它很快就分解出氣體來。他原以為放出的是空氣,於是利用集氣法收集產生的氣體,並進行研究,發現該氣體使蠟燭燃燒更旺,呼吸它感到十分輕松舒暢。他制得了氧氣,還用實驗證明了氧氣有助燃和助呼吸的性質。但由於他是個頑固的燃素說信徒,仍認為空氣是單壹的氣體,所以他還把這種氣體叫“脫燃素空氣”,其性質與前面發現的“被燃素飽和的空氣”(氮氣)差別只在於燃素的含量不同,因而助燃能力不同。同年他到歐洲參觀旅行,在巴黎與拉瓦錫交換好多化學方面的看法,並把用聚光鏡使汞銀灰分解的試驗告訴拉瓦錫,使拉瓦錫得益匪淺。拉瓦錫正是重復了普利斯特裏有關氧的試驗,並與大量精確的實驗材料聯系起來,進行科學的分析判斷,揭示了燃燒和空氣的真實聯系。可是直到1783年,拉瓦錫的燃燒與氧化學說已普遍被人們認為是正確的時候,普利斯特裏仍不接受拉瓦錫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