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目四顧,好些地方,青山不再青,綠水不再綠,河裏流的是臭水,山上倒滿的是垃圾,滿眼都是白色的、黃色的、黑色的、紅色的廢水廢碴廢舊電池廢塑料……
妳可知道,被妳隨手丟棄的垃圾需要多久才才會分解?讓我來告訴妳吧,塑料瓶:450年;易拉罐:200—250年;鐵罐頭盒100年;油漆過的木板:13年;棉織物:1—5個月;紙片:半個月。
地球只有壹個。在可預見的未來,人類不可能找到第二個地球,並實施大規模移民。為了人類自己的生存,為了子孫後代的延續,我們必須善待地球,不再做傷害地球的事了。
為了地球的明天,請妳節約用水,中國是缺水大國,好多地方人畜飲水十分困難。想想這些,妳何忍心讓清清流水白白地從妳手下流走?所以當妳刷牙時,請關上水龍頭,等要清洗時再擰開;當妳在身上塗抹肥皂時,請妳關上淋浴龍頭,等要沖洗時再打開。
為了地球的明天,不要再亂丟垃圾,不要捕獵野生動物;不要亂采濫開礦產資源,不要汙染環境,不要破壞生態平衡;為了地球的明天,請積極回收廢紙,盡量使用再生紙。妳可知道,回收100千克廢紙能生產800千克的再生紙,這意味著可以少砍17棵大樹。過期的掛歷紙可以用來包書皮,妳用過的課本可以留給低年級的同學再用。請記住,即使是壹張廢紙,還可以再生兩次。
為了地球的明天,請妳理解和支持家庭垃圾分裝。如果我再告訴妳,回收23.5萬噸廢鐵,可以建造36個埃菲爾鐵塔;回收6000噸廢鋁,可以生產74架空中客車飛機;回收120萬噸玻璃,可以建造254個羅浮宮玻璃金字塔,那麽請妳想壹想,就因為妳懶於分揀,被妳隨手扔掉的將是我們人類生存的地球啊!
我的低碳生活
以前,我總是把電燈開上個徹夜到明,水從晚上滴到明早,冰箱塞滿亂七八糟的東西。這樣,既浪費水,又浪費電……
現在,我聽到了城市在宣傳倡導低碳生活,我漸漸有些懂了。我開始了“低碳生活”。
首先,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的細節上註重節能減耗。除了做作業必須開燈之外,其余的事情都靠窗外的照明燈來相助。因為我們的客廳大,窗外的照明燈照進來都可以醒目地看到室內的壹切,吃飯時,真像壹桌“燭光晚餐”,這真是壹大盞“天然的燈啊!
只要我洗好手,就都把水龍頭擰的緊緊地,不讓水“逃”出來,這樣,我就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擔憂爸爸媽媽會不會做好,每次看見爸爸媽媽進洗手間洗手並順其自然的把水龍頭關緊,我十分高興,我希望 “低碳家庭”會做的更好。
冰箱裏放著亂七八糟的東西,媽媽說很浪費電,我靈機壹動,想出了妙招:於是,我就拿起以前堆積如山的硬紙板,把它做成壹個個大小不壹的盒子,上面貼上了各種分類的標誌,然後,按分類去整理,不壹會兒,冰箱變得又幹凈又整潔,煥然壹新,壹眼就目睹擺放整整齊齊的東西。 這樣,既幫助了我們,又節省了電。
原來,電器開著,就連小小的手機電池在插座上插著時都會排放出可怕的二氧化碳,只要充完電就應該將電池立刻取下。我本來以為,二氧化碳只有汽車尾氣、煤炭燃燒這些會排放,沒想到生活中處處都有微弱的“碳”在侵害著我們大家的生活和地球。
每當我看見媽媽要把洗衣粉的桶扔掉時,我會上前去阻止。我會把它做成壹個小垃圾桶,有的像個洋娃娃,粉嘟嘟的臉,可愛極了!有的又的像只小動物,活靈活現的,真像壹道美麗的“風景”!
當夜幕降臨,晚飯過後,路邊的霓虹燈為夜晚增添了壹份光彩,老爸總是把家裏所有的燈都關掉,只剩下壹片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然後,趴在窗戶上,壹邊欣賞路邊的風景,壹邊唱著壹首歌:“月亮代表我的心……”真是五音不全,壹塌糊塗。
養花是媽媽的愛好。家裏的吊蘭、常春藤壹年四季都是綠意盎然。在每個炎炎的夏日,媽媽總會把花搬進家裏來,大家看著那些綠色,允吸這那些綠色,心中頓時感覺絲絲的涼意,有了好空氣又養眼,真是壹舉兩得啊!
這麽好的家居環境,並且充滿了創意的小歡樂。
盡管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已經召開,但很多人還是對“低碳”不是很了解。其實,“低碳”就在我們身邊。下面,我簡單介紹壹下我在 “低碳生活”中的壹些小竅門。
每壹件生活用品,大至家電小到玩具、書籍和擺設,每壹樣物品的生產都要消耗資源和能源,都會帶來碳排放,妳廢棄的東西也許正是我需要的,不再購買新的生活用品,自然會降低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減少碳的排放量。
平時勤動手動腦,讓舊物換新顏,也可以實現 “低碳”。壹般家庭都有很多廢棄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實稍加裁剪,就可以輕松將它們廢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儲物盒,可以在裏面放茶葉包、化妝品之類的物品;還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頭瓶、酸奶瓶制作壹盞漂亮的臺燈;喝過的茶葉渣,曬幹做壹個茶葉枕頭,既舒適還能改善睡眠……
聽說在網上轉賬,不僅能避免在銀行排隊,還能減少紙質單據在運輸過程中消耗的能源,於是我便開始向朋友學習在網上購物、交水電費、交電話費等,非常省時省力。
我不僅在家中養成了節約的習慣,在單位也是如此。比如,盡可能少用打印紙,用過的打印紙反面再打印壹次,能通過網絡傳閱的材料、文件,都用電子郵件發給領導和同事。
另外,將普通燈泡換成節能燈,盡量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公交車出行,隨手拔下電器插頭……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事,都是在為“減碳”做貢獻。
低碳,意指較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節水、節電、節油、節氣,這是我們倡導的低碳生活方式,改變過去以增加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為代價的“面子消費”。
告訴妳怎樣計算“碳”消耗量,生活中的減碳常識有哪些?
家庭“碳”排放量如何計算
每家每戶在生活中都要排放“碳”,妳知道每天的碳排放量是多少嗎?下面的方法不妨壹試。
家庭用電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於耗電度數乘以0.785。也就是說,妳用了100度電,等於妳排放了大約78.5千克二氧化碳。
出行時,如果開小轎車,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於油耗公升數乘以2.7。
家用天然氣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於天然氣使用度數乘以“碳強度系數”0.19。
家用自來水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於自來水使用度數乘以0.91。
生活中,我們壹方面要鼓勵采取低碳的生活方式,減少碳排放;另壹方面是通過壹定碳抵消措施,來達到平衡。種樹就是“碳中和”的壹種方式,需種植的樹木數(棵)等於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除以18.3。
這些金點子中,涉及到洗衣機節水、食物儲藏、烹飪、廚房節水、廚房去汙、居住節電節水、汽車出行、冰箱空調等家用電器節電。現在,這些金點子已經被整理好收入低碳生活指導手冊中。
如,同樣長的洗滌周期,“柔化”模式比“標準”模式葉輪換向次數多,電機啟動電流是額定電流的5—7倍,“標準洗”更省電;
如果每個汽車司機都註意給輪胎及時適當充氣,車輛能效就能提高6%,每輛車每年就可以減少90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量;
用微波爐加工食品時,最好在食品上加層無毒塑料膜或蓋上蓋子,這樣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發,食品味道好又省電......
環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