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眼見於將新東方去家族化,成大事者必“無情”?

眼見於將新東方去家族化,成大事者必“無情”?

首先,於回顧了新東方走向家族化的歷程。

在最近壹個關於魯豫壹日咖啡之旅的節目中,新東方的於接受了采訪,於在節目中回憶了新東方去家族化的過程。

當時,於邀請和從國外回來創辦新東方。當時,包括於在內的幾位合夥人都有家人在新東方工作。許小平和王強非常抗拒,要求驅逐合夥人的家屬。於是於帶頭,用了半年多的時間把他的姐姐、他妻子的姐姐和姐夫,甚至他的母親都驅逐出了新東方。

對此,他的家人包括他母親都很不理解,甚至指責他不孝:用自己的學校還成問題?妳家人幫了妳那麽多,最後壹份妳都沒拿到。結果從國外回來的同學拿了那麽多錢,最終成了億萬富翁,而家裏還很窮。

家族企業淡出後,新東方逐漸發展壯大。幾年後,余、、等幾位合夥人使新東方在美國上市。

第二,為什麽家族式企業發展壯大後還需要挨餓?

事實上,家族企業非常普遍。世界上壹半以上的企業是家族企業。世界500強企業中,40%是家族企業,如沃爾瑪、大眾、伯克希爾哈撒韋、福特、寶馬、標致等。

然而,家族企業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家族控股和家族管理。家族控股強調家族所有制,在大企業中比較常見。家族化管理是指家族成員參與公司管理,在中小企業中較為常見。

家族企業在創業初期有很多優勢:血緣、親緣關系使得大家目標壹致,齊心協力,內部溝通效率高,管理成本、代理成本大大降低。尤其是在企業困難的時候,如果家族成員團結起來,企業更容易走出困境。俗話說:夫妻同心,其利斷金,打虎兄弟,打父子。他們說的是真的。

家族式企業發展起來以後,要看公司的發展規劃和家族成員的能力是否匹配。公司從30人發展到300、3000、30000甚至更大,個人能力還過得去的家人很少,不是沒有,而是很少。福特和IBM那幾年都有,接班很成功。

如果家族成員的個人能力無法與公司的發展規劃相匹配,考慮到家族成員與職業經理人團隊的工作協同,很多家族經營的公司會考慮去家族化的問題,在發展壯大後逐步將經營權交給職業經理人團隊。

去家族化的成功案例比較多,還有美的集團。早在20年前,美的的何享健首先說服了自己的妻子和壹批企業家,隨後何享健於2009年辭去美的電器董事長職務,並於2012年再次辭去美的集團董事長職務,將管理權交給職業經理人方洪波,成功實現了去家族化。截至目前,何享健及其兒媳持有美的集團68.7%的股權。何享健說:家族是股東,不是經營者,不是企業家。

順德碧桂園的去家族化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楊國強首先在公司治理層面引入合夥人,稀釋自己的股權,改變家族成員的狀況。此外,碧桂園還引進了集團總裁、財務總監等多位核心高管,組建了專業的管理團隊。

第三,去家族化的困境

盡管許多家族企業壹直在尋求去家族化,但實際上很難如願以償。據調查統計,近70%的家族企業找不到合適的職業經理人。壹些家族企業的家族成員很難跟上企業的發展,導致公司發展停滯,甚至陷入困境。

那些有遠見的企業家,在公司發展之初,就定下了公司管理層的基調,不允許家族成員涉足企業。萬達就是其中之壹。王健林不僅堅決不讓家族成員進入企業,也不允許家族成員與萬達做生意,從而杜絕了萬達集團未來走向家族化的問題。

其實很多企業都沒有萬達那麽幸運,因為萬達在運營第壹年就已經盈利了,所以萬達壹開始就不需要家族成員的支持。新東方不壹樣。創業的時候,媽媽幫忙做飯,負責行政後勤。阿裏巴巴的馬雲也是壹樣。創業已經打不開局面,他只能動員親朋好友為自己的電商事業努力。他的妻子張穎也是壹名勤雜工。新東方、阿裏巴巴等公司是幸運的,但實際上還有很多家族企業沒有看到黎明的陽光。

在初創企業中,家族企業是常態,甚至只有家族管理才能生存!但是隨著家族企業的發展,面對家族企業去家族化的問題,說去家族化就是死,不家族化就是死,這就更嚴重了。

去家族化問題的順利解決方式取決於創始人的頭腦。

廣州黃參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