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世外桃源和世外桃園的區別是什麽?

世外桃源和世外桃園的區別是什麽?

沒有區別,世外桃園是世外桃源的錯誤用法。

世外桃源,是漢語的壹則成語,出自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這則成語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後也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用以比喻壹種空想的、與世隔絕的、脫離現實社會的地方。其本身結構為偏正式,在句子中通常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故事

陶淵明是東晉文學家,他性情豁達,不貪求功名利祿。陶淵明早年曾做過彭澤令,但因不滿官場的黑暗,棄官回家過起了閑逸的隱居生活。《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散文代表作,在這篇文章裏,他講了這樣壹個故事:

東晉孝武帝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以打魚為生的人。壹天,他外出捕魚,劃著船兒順流而下,忽然望見了壹片茂密的桃花林。漁人從未見過這麽美麗的風景,心裏十分驚喜,就繼續搖櫓沿著桃花林向前劃。不壹會兒,小船劃到了林子的盡頭,前方出現了壹座青山。只見山腳下有壹個狹窄的山口,從裏面透出來壹絲光亮,漁人便系舟登岸,從山口向裏走去。

剛走沒幾步,壹片平坦寬闊的田野就映入他的眼簾。田野上,些男女穿著奇異的裝束在忙碌地耕作;田壟上,老人和孩子在無憂無慮地玩樂。漁人正看得如癡如醉時,桃花源的人發現了他,忙問他是從哪裏來的。漁人如實地告訴了他們。桃花源的人熱情地把漁人邀請到村子裏,殺雞擺酒款待他。村裏人全跑來看漁人,打聽這打聽那,並把自己的情況告訴了漁人。

原來,桃花源人的祖輩為逃避秦朝的戰亂,攜帶妻子兒女躲到了這個誰也不知道的地方,從此再也沒出去過。漁人在桃花源住了幾天,就告辭了。臨走之前,村裏人再三叮囑他:“千萬不要把這裏的情況對外人講啊!”漁人走到山外,劃船順原路返回。

壹路上,他細心地做下了記號。壹回到家,他就把這件事稟報了太守。太守派人隨漁人去找桃花源,可他們迷了路,再也沒能找到那個美麗無比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