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作《QC工程圖》的方法: 壹、何謂QC工程圖(參照樣本) 針對某產品從原物料進料到成品出貨的各工程,以圖表明確其管制點(管制項目、點檢項目)與管理方法,也叫《控制計劃》。
2、 二、QC工程圖的作法 1. 選定產品及其工程、符號 (1) 所有工程或重點工程經高階主管認可。
3、 (2) 選定之工程依作業員別或工法別細分到單位工程。
4、 (3) 配合管理者責任範圍,作明確的工程區分。
5、 (4) 符號意義(如需符號表示時) 操作、質的檢查、量的檢查 搬運 、停滯 、儲存 2. 檢討管制點(管制項目、點檢項目) (1) 依制程重要項目選定管制項目。
6、 (2) 依制程點檢項目選定點檢項目(易失誤者盡可能防呆法)。
7、 3. 檢討管理方法(含抽樣) (1) 管理圖表─檢出異常的管理圖表,為分析下對策所參改的數據,並決定管理擔當。
8、 (2) 抽樣方法─查核周期、時間、取樣方式及樣本數。
9、 (3) 測定方法─使用測定儀器量具或官感檢查。
10、 (4) 處置措施─異常判定基準、異常處理及其擔當。
11、 4. 增修訂相關標準檢討 5. 記入QC工程圖 (1) 按每壹工程逐項記入。
12、 (2) 記入同時由相關人員再作壹次確認。
13、 6. QC工程圖完成時,由相關主管及高階主管作最後核可,必要可調整或修正。
14、 三、制程管制中管制點的設定方式 1. 在制程的何處,設定何者為管制點,是制程管制能否有效、順利進行的關鍵。
15、 2. 壹般管制點,可劃分為 (1) 管制項目的設定方法 1) 對單位工程做什麽予以簡要說明(what)。
16、 2) 以「為什麽需要此工程」的質問,來明確工程的目的、任務(why)。
17、 3) 以「此工程的目的又是為什麽需要」(why-why)的上位機能探求方式,使能與最終產品品質特性關連明確,並能正確的反映制程之良否。
18、 4) 針對2)、3)設定目的達成程度可衡量的評價特性為管制項目。
19、 5) 若選定的管制項目無法計量化或不易測定者,可從與此項目有相關關系,且可計量化的代用特性中選定,如光滑程度其代用特性有摩擦系數、單位凹凸點數… 6) 盡量選定可以很快知道結果的中間代用特性,使能及時的檢出異常,如金屬的強度,其中間代用特性可為厚度、密度等。
20、 7) 盡量利用上位、下位機能的反復探求,使其間關系能更明確,更能貫穿全體。
21、 (2) 點檢項目的設定方法 1) 對單位工程予以細分至要素作業 2) 列出各個要素作業裏,4M所需具備之條件,使要因的遺漏能減少,如 人:進行該作業,人員方面應具備的條件、能力、認知等。
22、 材料:零件、材料、半成品的特性值、規格等。
23、 3) 檢討各條件對管制項目之影響度 把影響度大者設定為點檢項目,而非把所有的原因全部當作點檢項目。
24、 點檢項目盡量具體、明確,如 施工不當→不當如何判定? 不當:則必有規範、方法或條件,以為判定。
25、 容易發生失誤或涉及人為註意、疏忽的作業,盡量用防呆法。
26、 點檢項目之設定應讓實際作業的擔當者參與。
27、 四、QC工程圖之制作應用註意事項 1. 記入事項除質之外,尚可包含量、成本;除正式工程外,亦可包括準備工程。
28、 2. 制程解析後標準之增修訂內容應反映到QC工程圖中。
29、 3. 管制點應定期的檢核是否恰當;或制程有異常時也須查察是否適當,有無變更的必要等,不斷加以PDCA。
30、 4. 以作業員立場,檢討管理方法的周期、表格等,使易於實際進行查(點)檢工作。
31、 以QC工程圖為基本數據,配合作業標準,制作作業指示書,強化人員的自主管理。